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辅导 > 语文

2020年中考作文素材:996工作制

来源:小学无忧 作者: 2019-11-20

【导语】前段时间,阿里巴巴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马云谈996》的文章。文章中马云谈到了他对于996工作制的看法,马云认为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大家对于996工作制是什么感觉呢?爱油菜教育整理了相关的作文素材,一起来了解。




  996工作制行不通的九大原因


  最近996在网上炒得特别火爆,连马云也站出来说什么你如果年轻时代不996,以后还有什么机会996呢?站在马云的立场上说996正确合理,我能理解,但是站在一个客观立场上,我觉得996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是以个人发展要求,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一一解释一下,说一下原因。


  第一个原因,从国家层面来讲,996工作制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国家可以创造获得更多的税收,但是从一个国家的发展高度来讲,如果靠拼命的加班来获得国家的发展,这说明国家的生产效率在降低,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效率在提高,那么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降低。所以实行996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生产效率并不高,先进国家往往靠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靠拼时间。


  第二个原因,从个人角度来讲,不利于个人的发展,每个人即使是在不加班的情况下面临着高强度的压力,为了房贷,为了教育,每个人都拼了,如果再实行996这种高压劳动制度,不利于工作日效率的提高,每个人除了工作之外还要更好的生活,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大量的时间献给了工作,那么他这一生是不完美的,等到你退休之后想休息的时候,发现自己因为年轻的时候频繁的加班,身体已经出问题,当你想休息的时候,有的人疾病缠身,这就是马云说的996的好处。所以996对于个人的身体健康工作都是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第三个原因从福利待遇来看,如果实行996的工作制,那么每个人的薪水可能要翻一倍,毕竟是要加班。周六要加一天,每天5:00下班,结果到了晚上9:00多,4个小时加班费应该是平时的两倍,如果实行996工作制,也就说工资翻倍,否则的话工资不变,实行996完全不符合常理。


  第四个原因,不能一部分单位实行996,而另一部分不实行996,如果实行996工作制度,事业单位先行动,毕竟社保是不均衡的,企业的社保交的多,而退休之后少,而事业单位交的少,退休之后比较多,他们不是实行996,没有道理。


  第五个原因,实行996没有前例,在上世纪90年代,实行最严格的劳动制度就是单休和双休制度,这周单休下周双休轮流交替,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从来没实行996这么严格的劳动制度。


  第六个原因,不符合当今的经济形势,在当下我们国家实行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改革,目的是解决现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为什么产能过剩主要是因为生产的产品太多了,不管是食品,衣服,鞋子等等都存在供过于求的情况,如果实行996的工作制,大量加班势必引起产能更加过剩,产品卖不出去,产品卖不出去,企业破产,会使大量的人失业,对经济发展不利。


  第八个原因,在实行现代劳动制度前提下,很多人特别是在工厂,在招工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想上班,实行这种996工作制会使大量企业招不到工人,在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情况下,很多的在职工人都没有事积极性,如果实行996工作制,会使得很多人辞掉工作,哪怕是不上班,去做自媒体也不会在996工作制压抑的环境下工作。


  第九个原因不符合其他国家生活习惯。在整个全世界,善于拼命的亚洲人中,除了中国就是日本,像欧洲人美国人甚至非洲人,他们都喜欢享受生活,而我们国家喜欢拼命工作,在我们国家一部分人群当中,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怎么生活,为了自己以后过上好的日子,年轻的时候拼命工作,可是当你过上好日子的时候这辈子快结束了,到了六七十岁难以享受美好的生活。


  所以综上所述,996工作制既不符合个人,也不符合国家发展,更不符合国际其他国家的一些通俗的生活模式,所以对于提倡996工作制的老板们高抬贵手,表面上看为你创造更多的价值,实际上适得其反。





  马云谈996


  在文中马云提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我不要说996,到今天为止,我肯定是12x12以上。直到今天,我依然这么觉得,我很幸运,我没有后悔12x12,我从没有改变过自己这一点。”


  马云回忆起,阿里早年也加班,但是加的什么班?加学习的班,阿里早期8小时工作以后,最主要晚上是复盘、学习。马云希望阿里人热爱所做的工作,如果不热爱,哪怕8个小时你都嫌很长,如果热爱,其实12个小时不算太长。


  关于996,现在这是国内的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很多企业都有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你一辈子没有996,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我不要说996,到今天为止,我肯定是12x12以上。这世界上996的人很多,每天工作12小时、13小时的人很多,比我们辛苦、比我们努力、比我们聪明的人很多,并不是所有做996的人都有这个机会真正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并且还能够有成就感的事。


  所以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你去想一下没有工作的人,你去想一下公司明天可能要关门的人,你去想想下一个季度公司的Revenue在哪里都还不知道的人,你去想想你做了很多努力的程序根本没有人用的人……跟他们比,直到今天,我依然这么觉得,我很幸运,我没有后悔12x12,我从没有改变过自己这一点。


  阿里早年也加班,但是我们加什么班?加学习的班,我们8小时工作以后,最主要晚上是复盘、学习。我们今天做错了什么、什么事情应该修复,我们应该互相怎么学习。我们8小时以外的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是学习、提升,而不是去加班。


  我希望阿里人热爱你做的工作,如果你不热爱,哪怕8个小时你都嫌很长,如果你热爱,其实12个小时不算太长。


  如果你8个小时工作都不快乐,你做的这个事情就没有意义,你也不舒服。你干吗呢,8小时不知道干嘛,没有意义,所以即使你不996,你也不知道干嘛。


  这就是生活,你选择了一个中国今天排名第一的公司,第一是要付出代价的。中国最少有五千万家企业,你不选其他的,选择了这家公司,这个当然不一样了。我昨天回到家1点钟了。为什么?我自己选择的路,没有什么抱怨,不抱怨,这是我的选择。大家来了阿里,既然选择了,与其让自己痛苦,不如你的996做得更舒服一点,你工作十年,可以抵人家工作二十年,就这么回事。





  996工作制,错了吗?


  早上9点到岗,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这就是所谓的“996”工作制。“996”工作制错了吗?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人力成本又很高,三人的“996”就能节省一人的人力成本,若为人数众多的大公司,这个数字将会多么庞大。互联网企业的巨头们公开表达对“996”工作制的支持就是一个明证。有人认为“996”工作制在互联网企业的盛行,让管理史倒退105年。但同时有人认为,“996”工作制并不意味着管理制度的倒退,以互联网公司为主要对象看,互联网公司的绝大多数工作都是知识型工作,其显著特点为时间边界很难被完全封装。


  现实情况是,目前一线互联网公司的薪酬结构大都“打包”,工资结构并未明确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此乃“996”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从道理上讲,除明确工资结构并履行提前告知义务,企业应引导员工去自愿完成相关工作任务,而非强制。也就是说,要对员工明确讲清楚每项工作的价值目的和价值取向,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第一前提。


  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体每日所能产生的能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有一个的黄金值。退一步讲,即便是机器也不可能24小时不停工作,也需要休息和保养。休息是对人最起码的理解和尊重,“996”工作制明显缺乏这一点,已经有违道德规范。


  从法律上看,我国现行劳动法明确规定,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而“996”的工作时间远超这一规定。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因工作压力增大导致“过劳死”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正因如此,2018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一再呼吁遏制过度加班现象,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进一步说,超长的工作时长真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吗?从一些社会学家的观点看,似乎也不尽然。“996”工作制不仅不利于员工的健康,对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也不会产生多少作用。一些发达国家的周平均工作时长要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数,但却保持着非常高的生产力。有媒体曾报道,日本的劳动力工作时间在七国集团里是最长的,生产力却是最低的。


  虽然有专家给员工们“打气”,认为“996”工作制本身是违反劳动法的,即使一些员工接受了,只要内心并不愿意,在保存好工作记录的情况下,随时可向劳动仲裁委等机构提起诉讼。然而,想对“996”工作制说“不”并非易事。一来,众多互联网企业的“996”多为口头通知,并未明文规定,可谓手段比较隐蔽,获取证据方面比较困难。二来,作为一线员工,在如今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并未减弱的情形下,出于多方面的考虑,维权往往只是一种想法而已,真正下决心实施的少之又少。三来,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的不够规范、法律法规的不够健全、执法力度的欠缺以及社会舆论对所谓“加班文化”的过度肯定和褒扬都有可能使试图维权者畏首畏尾。


  在劳动维权的问题上,不论是劳动权益保障部门,还是各级工会组织都应对“996”工作制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和作为,这不光是职责所在,也是依法规范就业市场的必然要求。同时,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充分的人才,这更需要用高质量的法治保障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