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辅导 > 语文

2016高考倒计时6天:新课标高考语文命题大预测

来源:考试吧 作者: 2020-11-18

2016<a高考倒计时6天:新课标高考语文命题大预测 src="http://www.iyoucaihua.com/d/file/p/2020/11-18/7270e3a78a9cf650c43d6079ef264538.jpg">

  契合时代精神,注重理性色彩

  ——高考现代文选文“悬想”

  语文,有工具性,更有人文性。而这人文性,有传统的,更有时代的。高考选文除了注重材料有文化意蕴、便于考查基础教育阶段所学等因素之外,还有如下两个鲜明的特点。

  2016年高考现代文选文将会更加凸显契合时代精神的特点。

  2015年高考全国卷甲卷论述类文本“宋代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一定程度上契合着时代对诚信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自觉;小说《马兰花》契合着时代对友善、和谐价值观的诉求。而乙卷小说《塾师老汪》从反面切入,契合着时代开放发展之精神;传记《将军赋采薇》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同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时代气息非常浓郁。相信2016年高考现代文选文,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在呈现时代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将会更加特色鲜明。假如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关键词,对发展理念的五个新关键词,都有自己具体深入的思考,在面对2016年现代文选文时将会感到亲切。这无疑是有利于我们阅读理解和试题作答的。

  2016年高考现代文选材的另一个特点将是注重材料的理性色彩。

  论述类文本,归根到底,是议论文,而不是说明文。它讲究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即强调特定的观点是建立在特定的材料基础上的,它以“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为基本特质。这是新课程标准对高考的要求与规范,也是高考选择论述类文本优先考虑的原则。至于说它隶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这不是命题人考虑的重点。因为选择社科文,按照文史哲不分家的理念,它更能彰显语文试卷姓“语”的特点和个性。而选择科技文,则又可以契合高考试题要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一样能找到理由。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继续将2011年高考论述类文本作为样题,在很大程度上能支撑上述我们的“悬想”。这种理性色彩,不仅表现在论述类文本中。传记阅读抑或其他可能性的选材,也都将呈现鲜明的理性色彩。尽管不少教师或评者对2015年高考全国卷甲卷《朱东润自传》的传记身份颇有“微词”或“异议”,但是高考实用类文本中的论述性仍会维持甚至加强。

  文言题型中的稳、准、狠

  ——全国卷文言文考纲解读与得分提点

  “文言文”是一道19分的大题,难度又比较大,必须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为了提高备考效率,这里给同学们简要解读2016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并根据近年来高考实际,结合自己指导文言文备考的体会,提一些备考建议。

  考纲解读

  就文言文的备考而言,试卷结构及命题的内容范围仍呈稳定态势。考查内容牵涉两个等级,一个是理解(B级),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8个文言虚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个是分析综合(C级),主要涉及三个知识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及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两套全国卷文言文试题形式仍然为三道选择题(各3分)和两个句子翻译(各5分)。选择题的设题形式也是一模一样,其中第一道为断句选择题,第二道为文化常识选择题,第三道为概括和分析内容的选择题。其中文化常识的选择题为2015年首次出现。参照以前的全国卷选择题,其形式还有另外三种,即考查文言实词的选择题,考查文言虚词的选择题和概括传主某种精神品质的选择题等。因为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可以在句子翻译中考查,传主精神品质的概括可以设置为文本内容概括和分析的选择项,因此今年的文言文选择题设题形式应和2015年的保持一致。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只要备考充分,就能有备无患。

  得分提点

  一、传统题型——稳

  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题型,一直是有保留也有创新。始终保留不变的重头戏就是文意理解题和翻译题。

  文意理解题从2007至2015年一直作为试卷的第6题出现。其题干表述基本为先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选项的后半部分再对此进行分析。从高考试题实际来看,设错点多在“分析”上。重在把握“题文对照”的“对照点”:一是对照时间,将选项中的时间词,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某事,检查有无时间顺序错乱、颠倒现象,有无将没有发生的事说成已经发生的现象;二是对比地点,对比人物在不同地点的职务、言论、政绩、奖罚等,在试题选项中是否被更改为另一个地点等;三是对比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清传记文中的事件,特别注意与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发现试题选项中的“张冠李戴”现象;四是对比行为,对比原文里人物的某个行为,在试题选项中是否被置换为另一种行为等。

  作为压轴题的翻译文句,文字一般在20至30字之间,句中可能会有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别句式,甚至文言文的修辞手法等,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翻译时注意三点:一是采用直译方法,尽最大可能将单音翻译为双音词,避免文白夹杂现象;二是结合语境处理好一些字词句的特殊用法,如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三是补充省略成分,转换古今不同的句式等。

  二、隐性题型——准

  2015年高考全国卷突然取消文言实词题,和多年未出现的虚词题一样,它们仍然是文言文备考的重点,因为理解字词是把握文意的基础,是解答试题的前提。这类题型以隐性形式出现,需要准确理解把握。无论是客观题中加点实词意义的确认,还是翻译题里实词的对译,都要结合具体语境并用教材例句、成语等来印证,确保准确无误。此类题,平时的积累很见功夫,考场上需要灵活应对。

  三、创新题型——狠

  高考全国卷对于文言断句的考查始于2014年,还是一道新的试题。断句的解题过程中须狠抓“四个依据”:依据句子结构,特别是主谓结构、动词结构断句;依据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特别是专用名词充当主语、宾语的时候;依据话语标志,如“曰”“云”“言”“谓”“道”,一般在其后断开;依据文言虚词,如“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常用于句首,“也、矣、耶、哉、乎、欤、焉、兮、耳、而已”常用于句末。

  相比于断句题,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则更新。在重视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下,2016年高考继续考查文化常识的可能性很大。试题对文中文化常识类名词的解释内容涉及课内,也涉及课外。临考前还可做到仔细翻阅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选读》里古代诗歌、散文注释里涉及的文化常识,狠抓记忆,尽量多记;二是准确记忆一些形式相似但内容完全不同的概念,避免差错。如谥号、庙号和年号的区别等。

  当然,同学们要对自己文言文学习情况进行一个总体反思,找到自己的“增分点”,根据这里提示的方法进行针对训练,效果会更明显。

高考"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2016高考备考资料!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