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油菜中文网 > 大知书院 > 五车书屋 > 百读图书 > 古典小说 > 才子佳人 > 九云记 > 
  • 上一页  下一页
  • 第三十五回 杨丞相陈疏乞养 真上人返本还原(3)



      这魏王一番话,说得公主、娘子齐声道是,翰林兄弟都敛膝服膺,绣蕙、虞氏等诸娘妇俱起拜敬服,俯伏道:“爷爷明训,敢不佩铭。”

      魏王复嘘唏西望良久,便道:“我又有一话,为公主、诸娘子听听。大凡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正是古人慷慨之语。自古英雄豪杰,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不过一时之朝露,见即干。是故秦皇、汉武要求不死之药,欺欲凋三光而阅千秋,然毕竟免不得了一个土馒头。正所谓:‘隔室空堂,当年绅笏满床。衰草柘杨,曾为歌舞场。蛛丝也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今我少游,不过咸宁一布衣,其始也乱离奔窜于华阴途中,得遇二仙山真人救济教育,教以诸般经法。幸际鸿休,位已极于人臣,贵为封于王爵。且与诸娘八人同享富豪。今年已老,而发又白,子孙绕膝,荣华满前,天天行得个安乐。如非前生夙缘,何以享此?但一朝缘尽而散,今坐之刘楼广厦,还为衰草枯杨;歌筵箅席,便作蓬蒿寒烟。徒为享蕉童牧叟指点,谓之昔日杨丞相与八娘子同居行乐之地,今安在哉!可不是一场兴喟之资乎?几天下惟儒、道、释,是谓三教。儒是幼而读孔、孟之书,长而事尧、舜之君,出入金华,端委廊庙谋猷,不负所学,施措得行其志。功勋被他丞黎,名声垂彼竹缺点。厥或轻爵傲贵,含华隐曜的,犹必林开缁帷,门设绛帐,传道授业,发蒙解惑,也使家习促舒之书,人识康成之里,生而身名俱荣,没而统绪不坠者流也。然儒家之教,总是名利场中富贵极顶,不知不觉,冥官又来相邀。细细想去,仍是一场春梦。道以清虚为宗旨,玄妙为法门。养志无为,邀情物外。有若齐相筑室而延师,晋士挥尘而谈理,是所谓道家者流也。这虽欲深根基础蒂,长生久视为务,又是泡沫风灯,淹速能几?不及百年,其人与骨,皆已朽矣。至若释教,则宏宣胜业,弘修善根,开遵遇迷,津梁品庶。得其道者,是名为佛。说法而顽石点头,诵经则天花乱坠。肉身形解,禅心蝉蜕,十方遍照,万劫恒存,此其为最神而最久也。吾于近日,每夜睡着,则必梦中参禅于宝榻之下,讲道于薄团之上。这必是有佛家舍不得的宿缘而然也。今我欲超脱尘世,谢却苦海,优游物外,访道于裴航,问津于如来。但诸娘子缘若未尽,有难舍去;又或前缘相孚,亦安知不倒也同会一处么?”

      八娘子系是南岳卫元君侍女谪下的,一听魏王之言,自然气味相感,同时敛衽对道:“富贵繁华,今时一时之荣。请道求教,即前生已定之缘。丞相如欲脱超尘缘,妾等愿为相随于物外。惟丞相但从心愿罢。”

      魏王大喜,赞叹不已,道:“世上名利场中,原是一座迷魂阵。世人正在阵中,吐气扬眉,洋洋得意,那个还能把他拗行过?一经把眼闭了,这才晓得:从前各事,都是枉用心机,不过做个梦了。”

      如此说话之间,但见一个和尚,疯疯颠颠,手持一朵灵芝,来立于前。魏王诧异,问道:“仙师从那里到来?”

      和尚道:“贫道过自苦海边,从回头岸轮回洞来呢。”

      魏王点点头,复问道:“大仙此时又往那里去了?”

      和尚道:“彼处有座仙岛,名唤返本岛。岛内有个仙洞,名唤还原洞。我往那里去了。”

      魏王不等说完,又问道:“大仙所访何人?”

      和尚道:“我之所访,非仙非道,便是大慈大悲一个先觉化身的。”

      魏王听了,心中若悟若迷,如醉如醒,不知怎样才好,呆了半晌,不觉下拜道:“弟子愚昧,今世苦海莫能超脱。大仙所教,一个不懂。求大仙大发慈悲,倘能超度,脱离红尘,情愿作为弟子。此去返本岛还原洞,还有若干路?”

      和尚道:“远在天边,近如眼前。丞相自去问心,休来问我。”

      魏王道:“大仙手中之物,是何仙草?欲与何人?”

      和尚道:“我欲赠与若悟若迷、如醉如醒的。”

      魏王道:“弟子心中实若大仙之言。愿大仙赐我,指示迷路罢。”

      和尚把手中芝草递与魏王,道:“且请丞相把这仙芝用过,涤荡涤荡凡心。倘悟些前因出来,我们更好谈了。”

      魏王接过,一面道谢,一面把芝草吃了。登时只觉神清气爽,再把和尚一看,只见那和尚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那里是刚才的疯疯颠颠样子?魏王心中略有顿悟,不敢有言。

      和尚只把手一张,只听呱剌剌雷声振耳。霹雳之中,现出一条彩云。彩云之上,端端正正托着一庞眉秀骨的大仙,呼了:“性真,已脱凡尘,可能返本么?”

      性真仰看时,明明是天台山莲花峰上六观大师。性真于是叩头流涕,道:“性真已大觉。伏愿师父唤醒前缘,收育于莲花峰上罢。”

      大师道:“总是一梦。昔人所云,乘兴而去,兴尽而来。不关我事。”

      此时,公主等八娘子,已涤洗了脂粉,脱下了绮罗,下阶罗拜道:“弟子等八人,本是南岳卫夫人侍女,已听师父之明教,旧愆已觉。伏愿师父收育,同归于极乐世界,以颂万世无量之恩。”

      大师道:“善哉,善哉。总是一家之空。”

      遂引上法座,并讲说一场经文,真是天花乱坠。于是性真、八仙女等俱已顿悟。

      大师遂大集徒众,道:“我本为传道,远入中国。今已有其人,吾可行矣。”

      就将袈裟、衣钵、经文传给性真,便向西天去了。

      此后,性真在莲花道场,教化大行。八尼姑师事性真,俱成菩萨,并归西天。

      此是万历年间新闻异事,编成《九云记》三十五回。后人有诗,赞叹性真。诗云:

      曾因一念结尘缘,暂假邯郸午枕边。
      自是道心难久住,空潭印月在清天。

      又有诗赞八仙女,诗云:

      由来窃药悔嫦娥,仙袂相随渡鹊河。
      花雨一番蝴蝶散,碧云无限月明多。

      又有一律,单单称六观大师悟道成佛,诗云:

      袈裟现相是金仙,说法莲花最上颠。
      道载河山无量界,心通天地有形先。
      三生石榻鉴尘性,一喝禅坛运化权。
      从此空门传钵在,月明飞锡向西天。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