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知书院 > 古代文学 > 有才子曰

诗词赏析:谁共我,醉明月什么意思

来源:考试吧作文 作者: 2020-04-15

  谁共我,醉明月什么意思?

  又有谁来与我月下共饮,醉看明月呢?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粱、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赏析

  这首词极负盛名,全词旨在送别,辛茂嘉为词人族弟,送别时正值其被贬广西。但全词显然并非一般送别,词境恢宏,笔力沉郁苍凉,用典切合作者当时处境。最重要的,作者满腔壮志却不被重用,眼见宋室衰亡,只得将满腹的愤慨与凄怆诉于笔端。

  词的上阙写暮春时的落漠,慨叹大好春光不再,似有影射南宋衰落之意。接着作者用了三个典故,昭君出塞,陈皇后遭贬,戴为归国,倾诉的更是流传千载的离愁别恨。此处用典也有暗讽宋室对敌人妥协的政策,可谓语义双关。词的下阙紧随上阙用典,使全词上下两段的街接浑然天成,但所用典故与上半阙已然有别。固然描写李陵,荆轲的旧事也都是在离别,但大家都知道李陵降匈奴后,家人遭灭顶之灾,我们无法确认李陵是否诈降,但从他个经历可知他率军与匈奴大小数十战,虽未将其击溃,却也立下赫赫战功。荆轲则更不用说,易水送别,高渐离的悲歌已成千古绝响,我们也知道荆轲刺秦事败身亡。在此作者用此二典故固然提及的是二人与亲人绝别,www.iyoucaihua.com/zuowen与好友分离,但从这两个典故也不难看出,辛弃疾为自己年事已高却壮志未酬,借典故抒发自己悲愤之意,最后两句“谁共我,醉明月”方才切题,点到与族弟的离别,真正是写法特别,构思巧妙。

  全词描写了大好春光的消失,用了5个典故倾诉离别,由啼鸟的鸣叫别离的悲苦。也可将春光消失影射朝庭日渐势微,典故诉说自己壮志难酬,而啼鸟的鸣叫的衬出了作者的落漠与无奈。众所周知,辛弃疾是个爱国词人,他的词可谓集宋词之大成。在行动上他也是一名抗击外来侵略的实践者,无奈朝中小人当道,而自己最终未见光复中原的一天,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词人的终生遗憾。我喜爱辛词,但更敬重辛弃疾的为人。他从21岁起义抗金到68岁逝世,一生都在为光复中原奔走。在仕途上他不得志,从而他的许多政治主张并未得到重视。他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但他也依旧“醉里挑灯看剑”。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远大的理想。在众多朝臣中一片求和声中,他是孤独的。一生中,他提出了众多抗战北代的方略,却从求未得到“主战派”的重视,所以他更是寂寞的。一声浩叹“谁共我,酬明月?”更表现了末路英雄的悲哀,读来让人更觉凄凉,痛心!

  译文

  听那绿树丛中啼叫的鹧鸪,更令人悲伤的,是那鹧鸪的哀鸣刚停,杜鹃的叫声更加凄切。直啼到春光尽去无处寻觅时,又可叹百花也已凋谢。细算来这些惆怅,还是抵不上人世间的离别。想当初王昭君含恨出关,马上琵琶声声悲切,日暮后的塞外荒凉黑暗。更有那失宠的陈皇后,乘上翠羽宫车告别君王宫殿,幽居在长门宫里,从此与富贵恩爱告别。再看看《燕燕》诗,想那庄姜远送归妾,心中该是何等悲切。

  那汉将军李陵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终落得身败名裂。与苏武河梁相别,悲歌一曲“一别长绝”。“风萧萧兮易水寒”,为英雄送行的客人全身孝服似白雪,一曲未终已上路,又何等的壮怀激烈。想那杜鹃啼鸟们如果知道人间还有这么多悲切离恨,料想它们不啼清泪,声声啼血。你走之后,有谁来伴我,共同举杯对明月?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