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下一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下一句是什么?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王昌龄的作品,出自《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备受争议。王世贞在《全唐诗说》中称“可解不可解”。有人认为“秦时明月”和“汉时关”分为不相干的两部分。而另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互文,即无论是“秦”是“汉”,这两个字都代表一个抽象的概念;“古”,并不是要把明月和关分属于两个朝代,而是把“秦汉”二字分在二处作状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下一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全诗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的诗意
王昌龄的《出塞》是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七绝边塞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运用互文的手法,跨越千古,自有一股雄浑苍凉之气充溢全篇。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继而诗人由士卒不能生还的悲剧写到对“龙城飞将”的期望,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将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诗人对朝庭用人不当和将帅无能的不满。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秦时明月汉时关”,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