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知书院 > 古代文学 > 有才子曰

诗词赏析:早寒江上有怀赏析

来源:考试吧作文 作者: 2020-04-18

《早寒江上有怀 》赏析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二、作者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
  三、出处
  出自《孟浩然集》
  四、解词
  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
  雁南度:大雁南飞。
  襄水曲: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指汉水,流经孟浩然的家乡襄阳(现在属湖北)。曲,曲折转弯处。
  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
  天际:天边。
  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
  平海夕漫漫:形容长江水势很大。平海夕漫漫:形容长江水势很大。
五、译文
  落叶飘零,大雁南飞
  北风刮过,江上愈寒
  汉水转弯处的家乡啊,还远在天际的楚地
  思乡的泪水早已在漫游的途中流尽
  只能看着天边的一叶孤舟
  想问问迷路的渡口在何方
  只见水势漫漫,又到哪里去问路呢?
六、赏析
  “早寒江上有怀”,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那么,诗人写的是什么景色呢?“木落”、“雁南度”“北风”等景物告诉我们这是秋末冬初之际。首联写景极显淡远,不愧为山水诗中之佳制。诗人借大雁南飞起兴,引起客居思归之情,又因为所睹是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就更加勾起思乡情怀。可是回家不易,因为家在“襄水曲”,襄水曲究竟在哪里呢?“遥”在“楚云端”。无法回家,只好“乡泪客中尽”,一个“尽”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泪已尽,不够,只好借助事物来抒发情感。正好天际之处有只孤帆,诗人于是找到了一个寄托物,于是我们可以展开无尽的想象:那只孤帆是不是从家乡来的,可会带来家乡的消息?那只孤帆是不是正要到我的家乡去,我要不要顺便搭船回家……诗人最后说迷失道路本来可以询问,但江水的水势漫漫,又到哪里去问路呢?不禁让我们产生疑问:难道真是“平海夕漫漫”造成诗人有家难回的吗?其实不仅如此。当时诗人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看来诗人返乡的愿望一时还难以实现的原因还是深层次的。所以“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既实写当时情形,又隐喻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悲慨。飘零在外地思乡之情、仕途不顺的抑郁和江上早寒之景浑然一体,深沉含蓄,令人慨然,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七、借鉴
  1、写景简洁、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可谓“清空自在,淡然有余”。
  “早寒”通过“木落”“雁南度”“北风”三个意象就表现出来了。一个“寒”字流露出了恐怕不仅仅  是生理上的,或许更是心里感觉上的吧。一个“尽”字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
  2、情景交融
  所写的“木落”“雁南度”“北风”“孤帆”“平海夕漫漫”等景与“乡泪”之情扣合自然。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