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 炙脆子鹅鲜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白居易 〔唐代〕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白居易 〔唐代〕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回忆起在苏州的日子,常常熟谙的是夏至的筵席。
粽子飘香筒竹清嫩,烤脆幼鹅味道鲜美。
水乡亭台轩榭很多,吴国风俗崇尚音乐。
家家户户都在(夏至日)准备美酒,没有一个地方不是通过舟船往来。
我与你们二人相继任职苏州,撩起帷幔我在前,而你们在后。
苏州与我一起老去,现在我向东望去,对它的感情依旧不变。
洛阳正是麦子成熟的初夏季节,江南已经是梅雨天。
齐云楼上的往事,至今算来已过去十三年。
注释
1. 梦得: 刘禹锡的字。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友善,并称“刘白”。
2. 常谙:熟悉,精通。
3. 筵:指筵席、酒席。
4. 筒竹:竹筒。
5. 炙脆:烤脆。
6. 子鹅:幼鹅,嫩鹅。
7. 管弦:泛指乐器。
8. 交印:交出官印,谓卸职。
9. 相次:次第;相继。
10. 褰 [qiān] 帷:亦作“褰幃”。撩起帷幔。
11. 依然:依旧。
12. 麦秋:指初夏。初夏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而秋天是谷物成熟的季节,因此古人引申称初夏为“麦秋”。
13. 齐云楼:古楼名。齐云,言其高与云齐。旧时在苏州子城上,唐曹恭王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