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知书院 > 古代文学 > 有才子曰

韩偓《醉著》渔翁醉著无人唤 过午醒来雪满船

来源:大知书院 作者:韩偓 2023-08-13

 

醉著
韩偓〔唐代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醉著》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渔村景色,后两句写人、写事,表现了渔村生活的静逸、清幽。全诗写来由远及近,由大而小,著一事而概全貌,用语自然流畅,富于情趣。

名家点评

南宋文学家罗大经:农圃家风,渔樵乐事,唐人绝句模写精矣。余摘十首题壁间,每菜羹豆饭后,啜苦茗一杯,偃卧松窗竹榻间,令儿童吟诵数过,自谓胜如吹竹弹丝,今记于此。韩偓云:“闻说经旬不启关,药窗谁伴醉开颜。夜来雪压前村竹,剩看溪南几尺山。”又云:“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鹤林玉露》卷五《农圃渔樵》)

南宋文学家胡仔:苕溪渔隐曰:致尧《醉著》绝句云:“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葛亚卿集句云:“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睡醒又睡,高唱夕阳孤岛边。”前辈集句,每一句取一家诗,今亚卿全用致尧前二句,极为无工。又后二句不是好诗,不称前二句,岂若致尧之浑成也?杜荀鹤亦有《溪兴》绝句云:“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著无人唤,流下前溪也不知。”语句俱弱,不若致尧之雅健也。(《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五)

明代文学家徐火勃:韩偓“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杜荀鹤“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著无人唤,流下前溪也不知。”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陆龟蒙“雨后沙虚古岸崩,鱼梁携入乱云层。归时月坠汀洲暗,认得妻儿结网灯。”四作写江湖渔隐,境界如画,自是一家语也。(《笔精》卷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乘船行驶在万里的清江之上,天空辽阔。清江两岸的村落一个接着一个,炊烟袅袅升起。
渔翁喝醉睡着无人唤醒他,等到中午醒来只看见积雪满船。

注释

醉著:醉酒睡着。著,通“着”。
清江:指渌江。
桑柘(zhè):统签本、《全唐诗》、吴校本、《全闽诗话》卷一、《五代诗话》卷六均作“花柳”。桑柘:桑木与柘木。柘,木名,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头状花序,果实球形。叶可喂蚕。

赏析

  韩偓常常有意识地以画景入诗。他曾说,“景状入诗兼入画”(《冬日》)、“入意云山输画匠”(《格卑》)。诗人善于让手中的诗笔变为画笔,在诗中展现画意,让生动的形象打动读者的心灵。

  前两句为一幅画,着意表现平远的画面,诗人连用了两个“万里”,来描写清江的开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又连用了两个“一村”,来表现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诗中点到的景物不多,只有“江”、“天”、“村”、“桑柘”和“烟”,但它们却恰到好处地交织在一起,互相映带,构成一幅清新明朗的画面。又犹如一幅长卷,把万里清江及其两岸的景色都一一再现在读者面前。这当中,也巧妙地嵌入一叶渔舟在江中移动的情景,显得轻松自然,悠然神远。还有“万里”、“一村”的有意重复出现,不仅使诗句读起来流利畅达,在声情上也造成轻轻的跳跃感,宛如小舟在水中轻轻飘扬,顺流而下,与诗情画意十分合拍。

  至于后两句中的另一幅画,作者则重点在描写山川寂寥,点出的景物更疏少,只有渔翁、小舟和大雪,这和雪后四望皎然、茫茫一片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作者用最精炼的语言,用最节省的笔墨,把诗情画意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可谓为山水传神写照。

  更加耐人玩味的是,作者也在为自己的心情写照。这两幅画的前后组合,在短暂的时间联系和强烈的对比中,流露出了诗人的内在情绪。从最末一句“过午”二字看来,这首诗在时间上只写了半天,上午还是清江万里,风光明丽,而中午却降下一天纷纷扬扬的大雪来,风云变幻如此之快,真有些出人意外。这不单单是指自然风云。联系作者生活的晚唐和五代初期的情况看,那正是沧海桑田,朝野混乱之际,形势瞬息万变,这当中包含着作者对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深沉感叹。关于对这剧烈变化的政治风云作者的态度,作者又巧妙地从渔翁形象中作了暗示。渔翁是旷达的,他喝醉了酒睡着,也没有人唤醒他,安闲自在,无忧无虑。直至寒气逼得冻醒了,他看着满船积雪,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诗中流露的情绪虽然令人惊讶,但主要仍是平静、安详,处之泰然,这是十分超脱的态度。

  作者写此诗而以《醉著》为题,也暗中透露了这个消息。当然,其中也多少流露出一些迷惘和孤独感,甚至有“一切皆空”的意味,似乎暗示着作者处境的艰难和心情的悲凉,这在当时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也是自然之理。从两幅画的联系和对比中,可以启人遐思,发人深省。

  这首诗纯用白描,语言平易,但却景物鲜明,画意很浓。文字虽然很短,却高度凝炼,寓意深长,真叫人含咀不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冬,此时唐昭宗已被弑,朱全忠把持朝政,韩偓以断回朝之想,而坚隐逸之念,故而创作此诗,寄其情致。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从平左军中尉刘季述政变,迎接唐昭宗复位,授中书舍人,深得器重。黄巢进入长安,随驾进入凤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绝草诏起复前任宰相韦贻范。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贬为邓州司马。唐昭宗遇弑后,依附于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写宫词,多写艳情,词藻华丽,人称“香奁体”。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