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随笔札记 > 散文随笔

家乡话里的过(河边故事之一〇〇)

来源:短文故乡 作者:有任京杭 2020-03-09

  每一次回到老家过年,在似曾熟悉的街巷胡同中走过,在左邻右舍间的闲逛闲聊中,瞬间就能找到在老家时旧有的腔调,神态举止,乡俗俚语,自然无缝对接,是老家那个河边小村庄的特色。这些方言词汇正像一枚枚春节期间的礼花爆竹,不时散发出乡土气息般的光泽和音响,使我经常徜徉在过年的温馨和喜庆中。

  鞭炮是孩子们的最爱,在济宁老家,我们管鞭炮叫做“鞭”或者“炮仗”,因为没有卷舌音,所以就把“炮仗”说成“炮臧”。还有“哧愣花”,或许有的地方认为它是那种只喷花却不响的礼花,但我们那儿一般是指那些点燃了却没有响的哑炮。一挂鞭放过以后,小孩子就凑上去,在纸花和硝烟中寻找那些没有响的哑炮。捻信已经没有了,就从中间折过来,露出黑色的黄色的火药末,倒在地上,划一根火柴伸向药末处,“哧愣——”,喷出一股火化,就叫做“哧愣花”。

  过年气氛的营造是忙年的主要内容,例如门窗上贴满了红色的“门对子”(春联),村庄到处能听到“拔了吭”(唢呐)尖啸的奏鸣。小孩子们换上新衣,口袋里掖着大人们分发的“分各儿”(硬币)。光是打扮就有很多的方言俗语,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聊的最多的就是身上的衣服和头上的饰物。如果一个人打扮入时,比较时髦,那就被嘲弄为“洋兴”,说这话时一般是斜着眼撇着嘴,不拿正眼瞧对方,神色中有不屑,应该还有如烟花般散不开的嫉妒和羡慕;但是如果是一位男士,打扮新潮,头发锃亮,那就会被说成是“光滚”,这个词更多的是指那些在村里比较有能力有脸面的男人,如“你看谁谁谁,混得多光滚。”话音中更多的还是仰慕和赞叹。小孩子们的衣着通常是大人“扎裹”的结果,这个词一般是指父母对儿女的竭尽所能的精心打扮。

  腊月二十四是洒扫庭院打扫卫生的日子,需要清扫的不仅有“溜地”(屋里的地面),还有“屋当门儿”(屋里正对门的那一块,大年初一的早晨就在那里铺上一张草苫或席子,来拜年的人跪下磕头以免弄脏衣服)、“当院子”(庭院)、“当街”(大街上)。屋里扬起的灰尘叫做“卜土”,用来铲除垃圾的簸萁称为“搓以子”。打扫“当院子”(庭院)是比较复杂、也是历时较长的活儿,不仅要“出圈”,也就是把猪圈清理干净;还要把院子里的“坷了头子”(土块)、“砂了礓”(砂石)、“烟巴子”(烟头)、“玻璃碴子”(玻璃碎片)等都要清扫出去。

  到了腊月二十五是蒸馍馍的时间,厨房里大人们在忙活,拉动“风显”(风箱),揭开锅帽,厨房里浓烟滚滚,蒸出来的除了馍馍,还有“大节(角)子”(水饺形状的大包子)、豆包、花糕之类。
  除夕之夜直到次日清晨是过年的高潮,晚上屋里把“憋了气”炉子点得旺旺的,这种“憋了气”不同于以前烧蜂窝煤的炉子,而是专指那些烧炭的炉子,用炭足,密封好,烟囱高,炉火更旺一些,屋里会更暖和些。“大门欠子”(院门的门槛)前要放一根木棍,叫做“挡门棍”,据说可以挡住一些妖魔鬼怪。屋里条几上点燃一炷香,摆放着长果(花生)、“糖疙得”(糖块)。一家人围在一起包“扁食”(水饺),聊得津津有味,笑得前仰后合。

  大年初一早晨起来就要放一挂炮仗,吃过“扁食”,天还没有亮就得出门拜年,挨家挨户地走,走进去就先在“屋当门儿”跪下磕头拜年,然后再站起来聊天。说着过年的话,正说着,外面又来人了,挤在屋里,主人忙着递烟倒茶(无论是白开水,还是茶水,我们一律说成“茶”),来拜年的人就互相开着玩笑。见有人跪下磕头,就在一旁打趣:
  “别把‘胳了拜儿’(膝盖)跪疼了。”
  “把‘胳了绷子’(脖子)抬起来。”

  真正意义上的春节也就是大年初一早上的那段时间,等吃了扁食、拜过年以后,大家就会聚在一块儿,不无遗憾地感叹,“年就这样过去了?”于是三言两语地说着“延们儿”(昨天)做什么了?“夜们轰杭”(昨天晚上)怎么守的岁?“清起来”(早晨)怎么去拜年?“今们儿”(今天)在干什么?“轰杭”(晚上)要早休息,“赶明儿”(明天)、“过明儿”(后天)、“大过明儿”(大后天)要做些什么?等等。

  一年中难得有如此清闲的时候,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大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早上起得早,又吃了一些扁食,中午饭一般是凑合了,一直到了晚上,大人孩子就会问家里的妇女,“‘揍饭’(做饭)了吗?”于是就去厨房“‘烧汤’(做晚饭)。”我们那里一天三餐离不开汤,无论稀的稠的,但是只要是一说“烧汤”,那就是“做晚饭”;同样,“喝汤”就是“吃晚饭”,至于早饭、午饭,那只能是说“吃饭”。

  过年期间,听着这些在父老乡亲口中自然流露出的方言词汇,使我一次次沉浸在故土的温馨和惬意之中,不由心生儿时的那种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更能在独特的家乡话里体会一种久违的亲情和感动。

  或许,方言就像一个符号,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只有你离开家乡的时间越久、路程越远,这个符号在你脑海中的印象就会越深、越久,说起来、听起来也就越发得亲切,越发得让人感动。

相关栏目:
  • 下一篇:霜降秋思
  •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