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随笔札记 > 散文随笔

学者卢晖临印象

来源:在水一方 作者:李少少 2020-05-08

初见卢晖临,他穿着整洁的西装,身材有些单薄,清癯的面庞,一副眼镜坐落上面,文质彬彬,散发着徽派文人的气息。与众多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他最多的时候是倾听,而非高谈阔论,这与笔者想象中的卢晖临相去甚远。他坐在一旁,静静地倾听众人的谈话,如果不注意,你或许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在搜索引擎里搜索“卢晖临”,只有一个简短的个人介绍,和参加论坛时对社会问题的见解,没有一篇关于他的个人文章。在媒体追求新奇怪新闻点的时候,他默默无闻的学者形象和语不惊人的处世态度,似乎引不起媒体神经的震荡。
    他言语不多,只是在众人谈话的间隙,插上几句,简短精悍,不失恰当,偶尔的引经据典,足以从侧面彰显到他的学识。在谈及社会学的相关问题时,他眼中立刻出现一丝亮光,虽然已经经过几个小时的旅途劳顿,他滔滔不绝地讲述当下社会现状,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思索。
    在谈话中,他不经意间反映出对社会历史变迁的深刻研究。他是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农村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是他的主要方向。在2010年富士康17连跳中,他以学者的责任感,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长期关注,在悲剧发生过后,他连同国内多位高校的专家教授,为千万新生代农民工争取应有的利益。并走入基层,调研取证,获取第一手的真实资料,调查报告发表后,引起国内外震动。也许他并不是重量级人物,在这个学者教授逐个成为经济利益集团吹手的年代,他表现出一个学者应有的良知。
    他是忧郁的,但不是为了车子房子和票子。在社会急剧变革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问题日益凸显,卢晖临认为这不仅仅是社会学专业问题,更不能将自己的研究束之高阁。虽居庙堂之远,但是他也是众生的一员,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同胞呼喊。
    同时,他是敏感的,用心灵感知社会变革,时代变迁。他在书房览阅古今中外底层劳动者的血泪史;在闲暇之时,思索如何尽力对社会对劳动者有益的研究。他悲愤,普通劳动者受到不公平待遇;他欣慰,国家将民生问题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底层劳动者逐渐获得应有的社会保障和利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许是文人较好的心灵选择,但是卢晖临不愿静观时局变化,闲看花开花落。他算不上一个激进的革命者,但他是一个热血青年,这个世界的浮华和沸腾他看得心凉。他无力改变什么,只有默默地挑起自己的担子,纵然这份担子还是自己赋予的。
    他还是一位教授,传道授业解惑是他的使命。时光流转至今,京师大学堂已成为精神的航标。身处其中的学子,正用渴望的眼神盯着他,他的影子将影射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曾经,他也是学子,受教于名师,晕染老师的芬芳。如今,他朝着精神丰碑前行,纵然步履维艰,但他走得坚实。

  • 上一篇: 抉择
  • 下一篇:刺玫
  •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