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随笔札记 > 散文随笔

让爱,在季节里蔓延

来源:心情随笔 作者:春秋 2020-05-11

2012年的第一个采访,我至今都记忆犹新。记得当时写那则新闻时我曾多次掉下眼泪,原以为自己作为“校媒人”,看多了感动就不再轻易被感动,见多了伟大也就不再轻易觉得伟大,但采访法学院邹春同学的那次经历,却让我原本的“以为”都没了缘由。

1月26日:
邹春很精神了,谢谢你的关心。
呵呵,很好,多鼓励她。
1月28日:
邹春自己可以站稳了。
呵,才看到,好极了!
2月1日:
邹春可以自己坐了。
祝贺祝贺,改天来看邹春。多给她信心但也不要着急。
这是几条平常的短信,但又有着不平常的意义。当我们又迎来一个春天,四处都充满着生命的蓬勃生机之时。就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女孩,正在用她孱弱的力量和病魔做着抗争。从1月12日突发脑溢血以来,邹春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却又感人至深的人生体验。每一天,邹春的家人就是用发短信的方式来表达对法学院师生的感激之情。
1月12日,正当全校学生都早已返回家里准备过年之时,西南大学法学院08级4班的邹春却还滞留在学校,寒假期间她正在北碚区法院进行实习。然而早晨6时许,邹春突然感觉身体严重不适。“当时她在床上不停打转,而且哭得特别厉害,连一楼的宿管阿姨都闻声赶来”,邹春的室友周媛媛描述到。见此情景,尚未回家的室友立即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并第一时间通知了她们的辅导员王轶。由于病情危急,医生强调需要立即动手术。在场的师生一时联系不上邹春的家人,辅导员王轶便在征求学院的意见后,代邹春家人在手术协议上签字。而同去的胡建老师则拿出数千元为邹春先垫付了住院费。经过开颅手术,邹春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目前右半身仍处于瘫痪状态。
邹春的家位于贵州农村,联系很不方便。几经波折,法学院师生才与邹春在广东打工的二哥取得了联系,“他哥因为身在远方,不能及时赶过来,希望我们能像对待亲人一样好好照顾邹春,我们全院师生都很关心邹春,希望它能早日康复”,邹春的辅导员王轶说。
目前邹春的住院费和相应的治疗费已经花去了数万元,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向亲友东拼西凑借来的,再加上后续漫长的康复治疗,这笔费用对于一个贫苦的农家而言实在无法承担。而邹春目前的状况也很让人担忧:“她的记忆力减退,好些以前的人和事都记不清。我们同学和老师去看她,她都要反应很久甚至要我们提醒她才能认出来。而且她的身体协调能力也降低了,右半边身体还是麻痹的,现在连写字都成问题。”周媛媛说。
邹春出生在贵阳毕节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十多岁时父亲便已离世,母亲患有癫痫病20多年,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邹春家里有兄弟姐妹共四人,他的大哥主要在家务农,还要肩负照顾母亲的重任,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大嫂又是个文盲,还有两个9、10岁的孩子需要照顾。邹春的姐姐已经出嫁,家里的境况也很差。只有二哥在深圳打工,平时每个月也只能给邹春寄300元的生活费。邹春这突如其来的大病,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同学眼里,邹春是个非常勤俭、刻苦的女孩。“平时中午,邹春在学校就吃一个素菜一两饭,暑假在北碚区法院实习的三个月里,她每天就只吃一碗泡面,因为在法院附近的餐馆随便吃一份盖饭都要十多块”,邹春的室友周媛媛说。去年夏天,重庆酷热难耐,但邹春依然选择了在暑假进行实习。“她白天要去实习,晚上回来还要复习司法考试,但就算是这样,邹春仍然通过了去年9月份的司法考试,而在整个年级,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也只有30左右%”,住在邹春宿舍隔壁的王晓倩也向记者说道。虽然家境贫寒,但邹春始终不屈不挠,她不仅多次获得过奖学金,并且也很乐于帮助别人。大学期间邹春还是法学院志愿者部的一名志愿者,经常会去做一些志愿工作,并且多次无偿献血。最让人感动的是,去年化学化工学院一位同学身患白血病,邹春毅然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捐了出去,而她自己却连入学时20元的医疗保险都交不起。也因此,邹春如今的治疗费用成了很大的问题。
从邹春住院的那一刻起,法学院师生的关心就从未断过。手术后不久,邹春的家人才急忙赶来,面对躺在病床上的邹春和天文数字般的医疗费用,邹春家人一片茫然。而对于法学院师生所做的一切,邹春的家人有着说不出的感谢。手术后的那几天,辅导员王轶和几位同学天天都陪同邹春家人守在医院里,直至过年前的几天。住院五六天后,邹春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刚一醒来,邹春就用自己颤抖的左手在纸上艰难地写下了两个电话。邹春的家人一阵激动,赶忙拨打过去,正在吃饭的辅导员王轶接到电话后十分高兴,顾不上吃饭,赶忙跑去医院看望邹春。此后,邹春的每一次进步都被家人用相机拍了下来,然后又立即发给辅导员王轶,并由辅导员告知法学院全体师生。
在邹春住院期间,法学院的全体领导曾多次前往医院看望。过年期间,几乎所有的教职工都曾来医院慰问,并给邹春家人带去慰问品和慰问金。院领导多次安抚邹春家人,并积极想办法为邹春筹集捐款。本学期伊始,每天都有同学前往医院看望邹春,陪邹春聊会天,帮助她练习写字。“自开学以来,院领导每次开会时都要首先通报下邹春同学的情况,这是非常难得的”,辅导员王轶说。
虽然邹春还不能清楚的喊出每位前来看望她的同学的名字,但从她的言语动作间,法学院的同学都看的到邹春的喜悦。“每次我前去医院看望时,她会很高兴,说:老师吃吃水果,喝点水”,辅导员王轶说到。“我们已经组织全体教师为邹春进行过捐款,目前已经募捐到近两万于元,之后我们会进一步号召法学院全体师生为邹春捐款”。
故事并没有就此终止,在我这篇新闻定稿后,法学院的师生又再一次为邹春募捐了数万元钱。初春还未至,但温暖和感动早已让我热血沸腾,作为一名记者,我不仅通过我的呼唤能有更多人对邹春施以援手,更希望邹春能坚强的走过这个冬天。因为冬天之后,就是阳光明媚的春天了。
唯一遗憾的是,日后的忙碌使我无暇了解邹春的近况,如若她恢复良好,此时也该在某个地方工作了吧?如若她回想起了当初生病时师生们的浓浓情意,是否也会感慨一声:“爱,因为在心中,平凡而不平庸。”的确,如今我便是这样,在经历过对邹春事件的采访后,我愈加觉得,作为一名校媒人,最重要的便是要有良知和温度。自那以后,我也不再关注所写的新闻能否发表,而只更加关注那些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事件,有哪些能真正触碰我们的内心,又能带给我们爱的启事。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