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随笔札记 > 小说作坊

最后的人生驿站

来源:短文故乡 作者:峰青岚秀 2020-04-11

  最后的人生驿站



  夫妻俩商量了一大早晨,然后兴致勃勃驱车去县城,一路上寒风要吹透棉衣搜到人的骨子里去,却丝毫没有削减我们心里的热度。昨晚和同学的对话句句在耳“那里是自由松快的,没有学校那么紧张严肃,说说笑笑就把事情做完了,在老人面前咱们都是小孩子呢?”
  一边回味着这些对话,一边想象着这里的优越:月薪保底两千、有两百的全勤奖、包吃包住、离家又近……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理想的去处:想做点事,还想挣点钱。特别是这个地方的主管是同学的朋友,为人谦和,通达开朗。
  行驶在宽阔荒僻的城东主干道上,我们找到了那座极具温馨色调的粉红色的两层楼房,小院小巧精致,门楣简洁大方,是那种钢筋结构的拱形栅栏,鲜蓝色“XX护理院”的牌子非常醒目,墙壁上画着类似幼儿园的卡通壁画,扑面而来的温馨整洁给人无可抗拒的亲切感,我觉得这无疑是人间最温暖、最放松的地方。
  玻璃门里面是皮革门帘,挑帘进去是护理院的前厅,东面墙上悬挂着电视屏幕,一旁是办公室的门,西面靠南是前台,有电脑有坐椅,应该是接待来人的地方,北面是东西走廊。大厅内靠边能放座椅的地方便是一溜座椅,几位老人手扶拐杖坐着看电视,也有直接坐在轮椅上的,也有推着轮椅走动的。办公室铁门紧闭,一位老人用含糊不清的话,告诉我们,办公室的人出去了,其他老人没有言语,只是注视着我们,眼神儿平静,平静的有点木讷……我心里一怔:忽然想到世界在他们眼里变幻了八九十年,他们看多了光怪陆离的人事纷纭,历尽了沧桑沉浮,早已心静如水,所以我们的到来自然是激不起半点儿涟漪,因而也就无所谓迎送,一个个面无表情。随之而来的见闻让我想到他们的木讷,原因不止如此。
  顺走廊东行,左右都是一个个老人的宿舍,干净、明亮、温度适宜,整个楼道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宿舍有大有小,大的看上去能住十几个老人,小的也三五个床位,被褥松软干净,地面光亮整洁。老人们或躺或坐,一间大屋里,有的老人躺着不动,有的老人反复折叠自己的衣服,其他有的睡着有的醒着,都没有说话。
  一个护理员在叠被子,被子下面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等着换纸尿裤。另一位老人坐在单间的床上,护理员在喂她喝粥,护理员告诉我们:这个老人一天到晚的骂人!
  走廊的东头是饭厅,几位老人坐着看电视,没有说笑,并不交流。“天凉好个秋!”莫非在这寒凉的冬季,来自四面八方互不相识的人,聚集在这人生最后的驿站里,他们连“天凉好个秋”也懒得说了吗?
  餐厅一角的一个大圆饭桌上,放着大大的案板,几个穿白大褂的护理员围着一圈揉面团儿、做花卷儿,一个矮个子女人见来了生人过来和我们搭讪
  “是有老人要送来吗?”
  “不是,随便看看,这都是孤寡老人吗?”
  “不是,都有子女”
  “要过年了,子女不来接回家吗?”
  “有接走的,有的不接”
  “这里有多少老人呢?”
  “四十多位,我们一个人管七八个老人,昼夜轮班,每班12个小时,谁有空了谁来帮忙做饭,每周包一次饺子,每天饭菜的差着样吃”
  我们还有别的事情要办,不能等同学的朋友回来,又聊了一会儿无关紧要的平常话,就自己的何去何从便有了个大概的主意,于是和这位护理员告别 。
  这里住的干净舒适,吃喝拉撒照顾到位,对于垂暮之年的老年人来说,这是最理想的养老处所,我不想说这是归宿。所有的老人都是一张平静的脸,看不出丝毫的岁月跌宕的痕迹,他们年轻的时候都做过什么?他们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没有人问起,他们自己也不说,但是他们肯定雷厉风行过,他们也许是平民,也许是人上人,他们不会没有过喜怒哀乐,但是此时此地,他们都在这平静的环境里过起了无喜无忧、没有脾气的日子、“终年无雨也无晴”的日子。他们肯定有着各自多彩的人生,但是在这里他们成了一样的木乃伊,安静地等待生命的结束。谁也不知道他们天天在想什么?他们还会不会想什么?
  或许护理员是知道的,她们是这些老人时时刻刻的守护者、他们人生最后的陪伴者。不要说护理员们是为了薪水来这里工作,她们是实实在在的替老人的子女尽孝!
  入院须知上明文书写:需要特殊护理的、老人需要用药的,要告知详情以及药物的剂量。可见院方是如何的细致周到!
  但愿老人们也能心甘情愿地把这里当家,把护工当儿女!老人在这里安度余生,得到很好的照顾,可是走出院门,再回首的时候,总觉得他们大大的失去了……失去了什么呢?
  ——不愿触及的越走越远的挚亲情感!他们之所以木讷无表情,是因为一切——一生的经历汇总成最后的衷言,在这里却没有了倾诉的欲望了。每天围绕身边的一个个都是陌生人,谁会再叩开这些苍老的心门,去探及他们希望捧出的宝藏呢?没有!睡觉的是在修练,沉默的是在修行,骂人的是在发泄,可是这一切一切、这人类最后的思维和渴求,是急需家人来关注的!
  在瑟瑟寒风里,我逃离了护理院,逃离了这生命的最后驿站。我不是嫌弃老人,我年少的时候照顾瘫痪的父亲,然后一直陪伴母亲,直到她九十岁寿终正寝,同样是一把屎一把尿地侍奉床前,我曾经紧紧地拉着他们的手,不离左右,我把这感情的最后一环紧握手中。我曾认真地阅读着父母晚年时的眼神,我懂得他们是不想让我离开他们的视线,哪怕是一时一刻……
  母亲在八十岁的时候,因为故土难离,一个人独居在老屋里,离我的家二三里地,我是每日必到的,每次离开的时候都要送我出门,在我扭身要走的时候,总在身后追问一句“你走啊?多咱再来呀?”时间长了我就觉得母亲啰嗦,心想不是明天还来吗?也总是随随便便地回她一句“明天啊”现在想来,我好好体会她的心态了吗?没有!我撂下母亲一整天,她是怎么过得?我也没有想,我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直到母亲搬过来和我同住,现在想来,真是五味杂陈……
  如今这里的这些老人……
  “他们都有子女”,护理员的话在耳边想起……。
  我觉得人到了垂暮之年,亲情的陪伴大于一切!我不是他们的挚亲,我的陪伴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精神寄托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相反,我也会和他们悲凉到一块去,所以还是离开的好!
  我是离开了,我向在这里工作的护理员们、这群老人最后的陪护者致以深深的敬意!





 作者:叶城太守 回复时间:2018-07-20 16:28:27

  

相关栏目:
  • 上一篇: 故人
  • 下一篇:
  •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