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随笔札记 > 小说作坊

雪山行

来源:短文故乡 作者:峰青岚秀 2020-04-11

  横空出世亿万年
  沐云浴雨天地间
  忽有来客叩山门
  力拔众川显奇观

  这是我濒临雪山之下的第一感慨!这是一道雪山群,位于云南丽江境内。东经100度4至100度16、北纬27度3至27度18,共有十三座山峰,南北绵延一百五十里,呈扇面朝向丽江城展开,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欧亚大陆距赤道最近的温带海洋冰川。由于地处青藏、云贵两高原的衔接部位,以及滇西北横断山和滇东南高原两个地貌组合区域的交界点,这是一座年轻的石灰岩断块褶皱山。地壳的不均衡上升形成了高山、深谷、山间盆地等多元化地貌形态。这里的植被也是阶梯型的,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山顶则终年积雪、寸草不生。
  这里的自然景观就像深巷里的酒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984年这里成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7年5月成为首批国家5A景区之一。这是出发之前搜寻到的关于雪山的一点描述,当然,面对这一绝世自然之作,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人们所能看到的往往也只是它的冰山一角----
  车子驶出丽江城一路向北,道路两旁直到远处山峦之间一直都是平坦的开阔地带,覆盖着原始的草状植物,零散地分布着一些小松树,没有人为耕种的痕迹----真好!我心里说:好一片原生态环境!偶有一群黄褐色比牛小比羊大的长毛动物在远处游荡,这应该是它们的天然牧场。
  车子正前方黑压压迎面而来,一色的深褐色遮住了半边天,不知是云还是山?
  “是山”这种黑云压城的感觉,司机兼向导回答起来十分轻松。
  “雪山离城有多远?”
  “四十里”
  司机很从容,面对这一车外地人的惊诧,一脸见怪不怪的祥和:
  “这里海拔两千六,一会儿就三千一了”他提醒我们车子在不断拔高。有人就看了一眼堆放在车门处的氧气瓶和羽绒服....。这是一辆不大的商务车,坐着我们一家三口、另有一家四口两夫妻小女儿还有姥姥、再就是两对儿情侣、一位单独前来的年轻女士。昨天下午来到丽江住到店中,店老板说去雪山的门票很紧俏,自己单独购买是买不到的,由他们来订票的话就非常方便,价钱也合适,管接管送管午餐,每人是四百八十元。这样我们这个小小的一日游团队就形成了。
  行至半路,回眸远去的丽江小城,它小巧俏丽温婉,再看看前面巍峨凌人的雪山,像极了一位英俊魁梧的少年搂抱着他的娇滴滴的小新娘。介于当中的我们,这一刻完全可以丢弃平常事,什么柴米油盐、什么阴晴圆缺、什么世事沉浮,都可以不顾,尽管轻轻松松地海阔天空一番。可是,面对迎面而来足以摄人魂魄的高山,看看脚下不断一闪而过的长路,想想我们的生存是多么偶然的事情,我们的生命又是多么微不足道的现象!这样的瞬间闪念在所有的遐想中似乎占了上风。
  到了3100处,又是一片开阔地,车子停下了,所有的人都被要求下车活动活动,呼吸领略一下这里的空气环境。道路旁边矗立着一块大大的石头,上书红漆大字“甘海子,3100米”,许多人在此拍照,我也拍了照,我拍照的意义似乎比年轻人要大一些,我觉得这一切很快就成为摇椅上快乐的回忆!
  十几分钟后一行人上车,这其中有一对情侣流连忘返超过了时间,车上有人不满,因为时间点儿是安排好了的,还是不要随便的好,司机厚道,一边安慰车上的人,一边下车去找那两个年轻人,谁知他们就盘腿坐在车不远处的草地上,高抬手臂指点江山,只是背对我们,人多不好认,害得司机找寻半天。是的,置身于此,左手是城右手是山,脚下是红土地,白色的云在远方,褐色的云就在身边,这里的一株小草一棵松树都是神笔之绘,尽显不凡的天成魅力,怎不叫人陶醉其中呢?其实一行人早就原谅了这对情侣的飘飘然,其实大家也都在超然惊奇欣喜之中!
  车子继续前行:“再下车就要戴好帽子、围巾、或者伞,这里的阳光是很厉害的,因为空气里没有一点儿杂尘,紫外线豪无遮拦,裸露的皮肤几分钟就会感觉被晒疼。上山后如果感觉头胀胸闷这是普通的高原反应,很正常,可以吸氧缓解,如果没有缓解出现头痛胸痛那就终止上山,打电话给我。山里的水可以摸可以洗手,但不能喝,那里面含有过多的铜....”
  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唠唠叨叨嘱咐我们,有这么严重吗?不至于此吧?想归想,毕竟是头一遭来这里,还是听从他的好。不觉到了山门,牌坊一样的建筑出现眼前,所有的车都停下来等待,然后鱼贯交钱通过。门楣上移动着霓虹字,显示今早7点35分今日门票已售完,看来我们听店主的是对了,单独行动的话今天就白来了,关键是假期又不等人。车子向前挪动,霓虹也继续移动“进入景区有要求救援着,请拨打0888 5131111,有身体不适者,请拨打0888 5131999”,看来这里的人文关怀做的很到位。等待中有人议论,这里每年的票房收入180个亿,这又是个惊人的数字,玉龙雪山还不知道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惊奇!
  车子载着我们驶过山门继续盘旋而上,很快到了一处相对平坦的山前地带,这里有三个停车场,停满了前来旅游的大巴车小客车,司机带队我们登上了山里统一的旅游大巴车,山路像纽带起伏盘旋缠绕山腰,我们坐在车里摇摇晃晃仰面向上。盘山道不宽拐外抹角没有栏杆还多是双向道,一路上真是惊诧司机的高超车技,偶尔侧身隔窗向外,看到崖壁重重,深不见底,真能惊出一身冷汗来!其实,盘亘山间、于山石草树间忽隐忽现的公路从这个景点到那个景点并没有多远的距离,大巴车起伏蜿蜒的行进中慢慢拉长的是人们内心对巍峨山峦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这绝世雪山的无限敬畏。
  目的地终于到达了,下车来司机把我们叫到一起,强调一次时间点儿,午饭的点儿,下午回城集合的点儿,希望大家准时。最后又嘱咐一次如有不适电话告知!临别告诉我们山里有连接各景点的电瓶车,这样就避免了道路不熟耽误时间,说坐电瓶车不仅仅有利于我们省心省力,这也是当地农民的一项收入。好吧,听他的吧,为了自己节省体力,也为山里人做点贡献吧。于是每个人又交50元由他去统一购票。电瓶车是敞车,有顶无壁两侧是铁链缆绳,十多排座,每排三人,能乘坐三十个人左右。坐在上面凉风习习呼吸顺畅,一路预览山景果然惬意非常。

  蓝月谷---镶嵌在群山翠谷里的蓝色宝石,远远望去非常醒目。及至近前再顺势仰望不见源头,细看都是山间支流汇集而成,据说这是澜沧江的起源。几起支流在这山间洼地形成一个小湖泊,湖泊虽不大应该很深,湖中水一片浅色蓝绿,果然是铜锈的颜色。整个山谷,水流拾级而下,湖口既是小小的山口,山口的形状不一,有的齐刷刷直下,水流就形成了瀑布,精巧壮观没有多大的波澜。遇到奇异的落差,场面就十分的撩人:斜坡形成层层叠叠向外延伸着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碗状容水器,山水汩汩掬满一碗又一碗,碗碗下溢,然后乖巧驯顺地奔向下一层河道,款款远去。山谷里就留下不大不小悦耳动听的哗哗声,自顾自地震撼着这千年深壑,也拨弄着每一位游人的心弦。这一切就像温婉有素的表演,真的怀疑这样的顺水结构是上天的创意!
  水至平缓处,怡然平铺,水色变淡,清澈异常,水底碎石潺潺在目,禁不住叫人走上前去蹲下来,掬一掬捧一捧,感受一下大山里溪流的纯度、温度、柔和度....,然而伸手之处又是一阵惊诧:真的是砭肤之凉透骨之寒!一下子就想起这是雪山融化之水、高原之水,就像冰美人,大有可视不可犯的冷艳!山间溪流本是寻常,无需藻饰赞美,但这深山翠谷里的一泓、炎热地带里的乍凉,不得不说是造化奇巧,令人陶醉!
  午饭是火锅、米饭,简单而丰盈,几样菜有荤有素色泽鲜明,而且不拘食量吃饱为止。小小的饭庄建造精巧,装饰不造作但特色鲜明。席间不时有纳西族或者白族妇女操着当地风味的普通话来桌前兜售袋装小吃,说带些回去别有意义,她们声音悦耳,满脸的笑容,即使你不要她们的商品她们也还是一脸的笑,大山一样质朴纯真。这样的用餐环境极其美妙,这里的一切景象仿佛一个大画面,祥和无间、韵律天成,极易奏响你的杯盘碗碟交响曲,食欲大振,胃口大开!临了,看看那兜售特产一脸真笑的女士,还是要一些吧,好吃不贵百元三四袋!
  中午十二点半准时来到索道前,这里门楣上写着此刻索道输送游客4744人。排队的档口偷眼看看墙壁上的提示介绍:雪山索道始建于1996年,全长2883米,垂直高度1150米....。提示没看完就轮到我们,每组八个人,八个人被关在一辆缆车里,离开缆车站就吊在半空中,直直地游荡上行。胆小的人到此就有点心悸了上车就先闭上眼睛,好在工作人员说八分钟就到,再心里没底的事,八分钟总能坚持过去!
  悬吊在山谷之上的一辆辆缆车就像一个个摇摇晃晃的灯笼,不过里面放射出的不是光芒,而是无数双眼睛,是认认真真扫描着千年雪山沟沟壑壑的束束目光。山头山谷草树都在脚下飞快地向后闪去,渐渐的满眼绿草不见了,树的叶子由阔叶变成针叶,由翠绿变成焦黄,最后是褐色的枯萎状。就在绿色将尽的档口,有几只长毛牛悠闲地卧在山坡上----它们是怎么上来的呢?来不及细想也没处询问。再往上就是灰色的石头了,就像星球大战里光秃秃的山影。这大概就是宇宙的样子吧?缺氧极寒无法孕育生命,就形成了这最基本的宇宙结构。动物、植物、包括人类以及无所不能的现代科技,都成了小小的附属品。面对最原始的地质状态,也只能是束手惊诧,惊诧之余能够感叹的也只是来过了、见过了,了无遗憾!
  缆车站到了,到山顶还有一段路,仰脸望去,是曲曲折折攀援而上的登天木梯,山头不见影,全在云彩里,木梯栈道也不见尽头,说还有七十层楼那么高!吔!七层楼我也够呛!不过来了就得试试,为了当初的勇气、为了刚才勇敢度过的索道、为了这生平第一次遇到的奇妙的山景!
  壮志豪情是不缺的,但不久就都被陡峭无尽的木头云梯消磨殆尽。行至五十层楼高的地方,木头云梯好像变成软软的棉花,头胀胸痛的感觉没有,但的确是气喘吁吁了,身边的云彩挥之不去,云彩里夹杂着细小的水滴,就像平原初冬的早雾,潮湿寒凉有点儿窒息。在云梯栈道的一个拐角处,我坐下了,此处的长椅已经坐满了人,大家都在相互询问到山顶还有多远?仿佛身边人是刚刚下来的一样,回答很寥寥,偶尔听到一句“快了”。这“快了”到底是多远呢?儿子说“不要问多远,只管往上登”-----这是什么道理?这话咋这么熟悉?忽地想起来早年在学校面对讲台下的学生我也常常这样讲“不管目标有多远,只要一步一步走下去,成功就在这一步一步的努力攀登之中”。人生的目标和这山头的目标是何等的相似!
  我终于没有继续攀爬,浓重的灰色的云不时地从身边飘过,云彩的缝隙里鸟瞰来路,蝼蚁般的人群簇簇传动,云山雾罩中拾级攀爬,红色的羽绒服断断续续拉成一抹长虹,点缀在满目褐色中耀眼醒目,这情这景伟大与渺小无间契合、沉默与灵动相辅相成。
  能够在这里小坐已经感到幸运和满足,无数的人由此走过,还要有无数的人要走,木梯上留不下任何足迹,嶙峋凛然的雪山依旧日复一日的保持着千古缄默。这是丽江各民族的圣山、是传说纳西族青年男女集体殉情的所在;是一个叫“玉龙”的青年为抵抗外敌搏断了十三柄长剑,形成了十三座雪峰;是唐王亲拜的“北岳”、是忽必烈亲封的“大圣雪山”。有多少民间传说美丽凄婉、有多少帝王英雄壮怀激烈。忽地想起哪位名人曾言“常将汉书挂牛角”,辉煌伟大,赢得无数颂扬的汉代也只落得在牛角上晃荡,而这里的牛正在山腰闲卧,放牛的人也许正在酣睡,哪里有《汉书》的影子......
  雪山很清纯,这里的管理也还清纯,没有人引领游客购物,也没有兜售纪念品或者本地特产的店铺,有的只是偶尔出现的小木屋,准备了氧气瓶和矿泉水。现代化的商业体系还没有渗透进来,这是雪山之大幸,是保留这一地区原始风貌的根本!
  我觉得玉龙雪山的崇高圣洁是可以保留下去的,不是靠“牛角”上的褒贬渲染、不是靠游人们不久就会淡漠的惊诧感慨、更不是靠现代的繁华,而是靠它自己,靠它的盛传不衰的神话传说、靠它的凛然不可冒犯的巍峨孤傲。
  没有到达山顶,遗憾吗?说没有是假话,不过世事十之八九不会那么完美,所谓遗憾也就是最恰当的完美吧!
  黄昏的时候,驱车离开,在昏黄与褐色的高原上徐徐远去,回望雪山:你-----华夏山川、我-----华夏女儿,之所以感觉无上的亲近,是因为一脉相承。那么,就留下我的崇尚与敬畏、留下我渺小的祝福!祝福这山、这谷、这水流不染尘色、生生不息!




 作者:赶路秀才 回复时间:2018-08-17 13:22:14
  读:)



 作者:肖福祥 回复时间:2018-08-21 18:04:11

  好文!

  学习!



 作者:雨虹023 回复时间:2018-08-24 22:17:28
  拜读!问好!

相关栏目:
  • 上一篇: 访秋
  •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