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知书院 > 古代文学 > 红楼夜话

梦里梦外的内忧外患

来源:书话红楼 作者:xyx2020 2020-03-10

  读《红楼梦》,不应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这样决无出路。读《红楼梦》,要与生活实际互相结合紧密的联系。要考虑作者所处年代,当时的社会状况,其各方面的情况如何。
  洪亮吉的人口论,决不是泛泛空论。清代人口的增长速度和增长的绝对数量,绝对是,都远远超过了从前的各个朝代。
  据估计,顺治八年至十八年(公元1651—1661年)人口不过一亿左右,到乾隆五十年至五十六年(公元1785—1791年)却猛增至三亿。但于当时无外患。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瓜分,赔款割地,各种矛盾纷纷激化,局势严重恶化可以想见。其后的光景自不如以前了。
  《红楼梦》第十三回,据那作者交待:原来这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其中阴阳两宅俱已预备妥贴,好为送灵人口寄居。不想如今后辈人口繁盛,其中贫富不一,或性情参商,有那家业艰难安分的,便住在这里了;有那尚排场有钱势的,只说这里不方便,一定另外或村庄或尼庵寻个下处,为事毕宴退之所。
  这不就是为子孙后代着想起见预留地步,自个给自家儿孙留一退路?
  乾隆时,人口已超过了三亿,到了嘉道时期岂不是更多?七十户一千多口黄带子返回盛京的事,这不明摆的事?
  遣戍的事,各朝历代并不鲜见,可性质完全不同。最有名的,朱元璋洪武时的大迁徙。不是至今在民间一直还流行着一个这样的说法吗?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只是要据实而论,朱洪武时期所搞的湖广填川是鉴于当时方从战乱走进息壤,天下初平,土地荒芜,百姓要休养生息。方经乱世久,丧离散乱苟!与元屡年征战不息不停,死了那么多人,好多地方,先就荒无人烟,经历了战乱,这地广人烟稀,更变成连鸟都不去拉屎的不毛之地。顺康时期,无疑也和朱元璋那会差不多。到了雍乾时期,情况就有所改观,但那当时的社会秩序,基本还算是稳定,便是有些矛盾,尚无外忧。就是嘉庆前期,也还算是过得去。可是到了鸦片战争以后,那局势就大不同了。内忧外患,接二连三,牵五挂四,跟着都一齐来了。
  可能会有人说,不一定是这样,它也可以是明末。真的吗?真会是这样的情形吗?明末的人口,是不是也已经超过了三亿?
  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
  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没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久。
  再如,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索了?”冷子兴道:“正是,说来也话长。”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路北,东是宁国府,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像个衰败之家!”子兴笑道:“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不管是从宁荣两府的实际情形来看,还是从秦氏和众人所言来看,在在都是居安思危之计,实不可与乱时求治求安相比。所以有人说,这《红楼梦》是明遗民之作,是他们并没想过,真正《红楼梦》作者所言,是绸缪之计,而并不是作亡羊补牢!所以说,它不是遗民之作。

相关栏目:
  • 上一篇: 红楼梦絮语
  •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