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知书院 > 古代文学 > 红楼夜话

贾宝玉离家之因一

来源:书话红楼 作者:江渚叟 2020-03-10

  陋文发帖时因操作失陋误,只发出了下半部分,申请删帖,须待明日。怕污阅者之目,不得已发此帖补齐
  贾宝玉离家出走,是在贾府被抄之前。欲知其原因,必须先弄清袭人离开贾府的原因。笔者《论红楼梦脂本与程本中的错误二》一文中已说过此事,但没列出可以说服人的证据。在此专文论证之。
  五回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上:“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一簇鲜花:寓人品似鲜花般令人赞赏。同时又隐了花袭人的姓。席:人睡觉时身下的铺物,谐音袭,隐了袭人的名。破席是指被人用过,又另易其主。寓袭人出嫁时已非处女。判词的大意是:温柔和顺是多余的,说其千好万好不过是些空话。一个唱戏的能得到她真令人羡慕,谁会想到公子竟然没有这种缘份。从词意看出:袭人嫁蒋玉菡在前,宝玉离家出走在后。续书中把袭人嫁人按排在宝玉出走之后,显然与词意不符。照那样宝玉弃全家人而去,其中也有袭人。这并非公子没有缘分,而是公子不要这种缘分。判词应是谁知公子无情才对。袭人究竟因何离开了贾府?可以肯定袭人绝非是自愿离开。袭人虽系奴婢,宝玉待她却比亲姊妹都亲。袭人的月钱又是晴雯、紫鹃她们的五倍,比迎春、探春、惜春还多一吊钱。而且又享有与赵姨娘她们同样的福利。这是百年国公府中绝无仅有的。
  十二钗画册中的判词,多数是以前因后果的提示方式。后面点出人物的最终归宿,前面的用词多半是叙明产生后果的主要原因。拣几个较直白的例子:晴雯遭人毁谤寿夭的原因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惜春“缁衣顿改昔年妆”的原因是“勘破三春景不长”。凤姐“哭向金陵事更哀”的原因是“一从二令三人木”。据以上的例子揣摸袭人判词,袭人的离开应该是“温柔和顺”惹得祸,逼她离开的应是夸她“似桂如兰”的人。
  给袭人最高赞誉的人是王夫人,她对凤姐和薛妈说:袭人“比我的宝玉强十倍”。袭人所享特殊待遇 ,全是由王夫人自己掏腰包。七十八回中,其对贾母说:她早就有意留袭人给宝玉做妾,“因此品择了两年,一点不错了,······所以直到今日才回明老太太。”袭人在王夫人心目中,已有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而且又已禀明了贾母,也得到了贾母的赞许,却为何会变了挂?是受了谁的蛊惑?谁会有这般大的能量?先 来看看作者围绕着薛宝钗的遣词。
  五回中介绍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写宝钗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金簪雪埋。”【终身误】曲喻宝钗“山中高士晶莹雪。” 七回写宝钗食“冷香丸”。四十回写宝钗居处:“及进了屋里,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五十六回的回目是:“时宝钗小恵全大体”。六十三回宝钗抽的花签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这些遣词可归纳为四个字:时、冷、无情。
  停机德之典,《后汉书 ·烈女传》只说了乐羊妻停机劝学,却未完整停机劝学所取到的成果。笔者据《东周列国志》将故事稍加补充 :魏文侯欲吞并中山国,翟璜推荐在家闲居的乐羊。有人说乐羊长子乐舒正仕于中山国,用乐羊挂帅不合适。翟璜曰:“乐羊功名之士,······若寄以斧钺之任,何患不能成功乎。”攻打中山国都城时,乐舒被中山国君姬窟绑于高杆之上呼喊:“父亲救命。”乐羊大骂乐舒无用,并亲自“架弓搭矢,欲射乐舒”。后姬窟逼乐舒自杀,其肉烹羹。将羹并乐舒之首送与乐羊说:“小将军尚有妻孥,元帅若再攻城,当尽行诛戮。”乐羊“即取羹对使者尽一器。······攻城愈急。”凯旋后,文侯“即以灵寿封羊,称为灵寿君,罢其兵权。翟璜进曰:‘君既知乐羊之能,何不使其将兵备边,而纵其安闲呼?’文侯笑而不答。璜出朝问李克,克曰:‘乐羊不爱其子,况他人哉?此管仲所以疑易牙也。’翟璜乃悟。”
  乐羊外出求学,“久行怀思”,想念父母妻儿是人之常情。夫妻隔了一年才得相见,久别胜新婚,其妻应欣喜若狂才对。乐羊刚刚踏入家门,其妻的第一句话却是:“学业成否?”羊曰:“尚未也”。其妻便“取刀断其机丝”。正是由于这种停机行为,迫使乐羊以后的七年不归,因而造就了一位能坦然食子的冷血将军。
  金簪:金的寓意是贵,簪乃头上饰品,寓意高。雪里埋:寓意被冰冷的目光所笼罩。十二钗画册中,有两处画与冰雪有关。一处是雪埋金簪,一处是冰山雌凤。冰山雌凤的寓意是:凤姐威逼张华状告贾琏:“强逼退亲,停妻再娶”。当荣宁两府人知道真相后,众人对凤姐愤怒的目光像是凝成了一座冰山。同样,雪埋金簪的寓意也一定是宝钗做了件令人愤慨的事,引起了众人的仇视。宝钗判词完整的蕴意应是:值得叹息,一味的苛求高贵,原本是高贵之人,最终却被众人所唾弃。此解释是否正确?需求证于其它章节。
  “山中高士晶莹雪”:山中高士指有经邦治国的学识,却未步入仕途的人。其没能做官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不愿意,一种是没有机会。薛宝钗满腹经纶,但封建社会的女性却进不了科场。晶莹雪是至纯至寒物,与山中高士相连,比喻心中唯有仕途经济,不含有其它任何杂念杂情。
  冷香丸”是癞头和尚送给薛宝钗的海上方所制。其成份是春季白牡丹花蕊、夏季白荷花蕊、秋季白芙蓉花蕊、冬季白梅花蕊各十二两。次年春分日晒干,合着和尚给的异香异气的药引子砚好。又要雨水日的水、白露日的露、霜降日的霜、小雪日的雪各十二钱调匀。加蜂蜜、白糖各十二钱,丸成龙眼大的丸。平日里埋在梨花树下,发病时用十二分黄柏煎汤服下。宝钗的病是打娘胎里带来的热毒,幸好先天壮。症状是咳喘,吃其它药无效,只有吃冷香丸“倒效验些”。服用后会释放一种“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
  癞头和尚乃虚幻人物,冷香丸自然便是虚幻物。既然是虚幻物,描写冷香丸的每个字就一定隐有特别的寓意。笔者学识浅薄,不能尽领其妙,但也自认为略有所悟。牡丹、荷花、芙蓉、梅花之蕊各十二两,其寓应该是十二分香艳。雨、露、霜、雪各十二钱,寓十二分冷。蜜、糖各十二钱,寓十二分甜。黄柏十二分煎汤,寓还得咽下去十二分苦。病症咳喘,寓心虚气短。吃冷香丸效验些,寓吃过后便能理直气壮了。至于为何要用白色的花?为何须春分日晒干?为何须埋在梨花树下等等,尚有待于饱学之士的点拨。
  香、艳、甜,便是时。动止和时,并非一般人都能做到,必须有渊博的学识,洞察秋毫的心机,吞咽苦水而不露声色的度量。论博学,薛宝钗乃众裙钗中第一人。诗词歌赋不必说,二十二回给宝玉说戏,与宝玉、黛玉、湘云谈禅。四十二回对黛玉论艳曲杂书,给众姊妹讲画。四十五回给黛玉说药理。侃侃而谈,令人敬佩不已。论心机,更是无人可及。凭元春改了块题匾,便知元春讨厌玉字。听袭人说了句话 ,便知此丫头有见识。袭人与湘云从小玩到大,终认为湘云是泡在蜜罐里。宝钗与湘云相处不几日,便知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宝玉刚知道小红是他房中的婢女,宝钗却早知道小红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至于贾母的食欲及喜好,荣府奴婢们的人品与相互间的亲疏关系,皆都了如指掌。论度量,黛玉、湘云、袭人等人,都对其赞叹不已。明知黛玉对其有成见,却装着浑然不觉,并对黛玉体贴入微。宝玉诚心使其难堪,甚至骂她“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能泰然处之,并对宝玉一如既往。
  有学识,有心机,有度量,才能待时而动,做的恰到好处。因为烂熟《西厢记》类杂书,才能抓住机会,轻松的降伏了对其心存芥蒂的黛玉,并认她做了知心姐姐。因谙熟治家之道,人际关系,“时宝钗小恵全大体”一节,才能使奴婢们欢呼雀跃,感恩戴德。还有替湘云出钱宴客,送黛玉燕窝,为岫烟赎当,皆是雪中送炭的事,能不令人敬重?但宝钗的香、艳、甜,毕竟是“凉森森”的。因为其并非是带着自身体温的释放,而是千方百计凑来治疗娘胎里带来的热毒。这热毒便是虚伪与自私的本性。
  二十二回,元春于宫中送出一个灯谜要众人猜,令众人也须作一个送进宫。宝钗看了,“并无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又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早猜着了。”自己作竹夫人谜时,又敛起了平日里与众姊妹争冠的才华,故意作的粗俗不堪,显示才不及元春之万一。五十一回,宝琴怀古诗灯谜的最后两首取材于《西厢记》、《牡丹亭》。“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两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黛玉忙拦道:‘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难道咱们连这两本戏也没看过不成?那三岁的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众人中,最通这类书的是宝钗,而她却抢先说不懂得。此时的黛玉,早已将宝钗看成了最敬重的姐姐。但毕竟是心直口快之人,所以“矫揉造作”之语脱口而出。说其自私,“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便是典例。但也有著名的学者对此事另有说辞:说当时宝钗是去找黛玉,事出突然,这是宝钗慌急之下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此论难以服人。一,宝钗深知红儿“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怕其“狗急跳墙,·····少不得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二,一口咬定黛玉就在此处。“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心中又好笑。”这究竟是猝不及防的本能反应,还是在精心设置圈套?
  宝钗与袭人对宝玉的为人处事都规劝过。宝钗与宝玉是近亲,宝玉也十分钦佩宝姐姐的学识,但每次宝钗相劝,宝玉却毫不客气的冷语相讥,关系也变得“同他生分了”。袭人是宝玉的奴婢。凡袭人规劝,最终都是宝玉认错赔礼,发誓改过,两人也越发亲密了。原因何在?因为两者的劝辞有本质的区别。宝钗劝宝玉改变的是道路,袭人劝宝玉改掉的是毛病。儒、佛、道,是当时全社会尊崇的三大教。宝玉讽刺读书上进的人是禄蠹,又毁谤僧道,这是在与全社会为敌。父母觉得丢人,生气上火,自己又余外遭受些皮肉之苦。十九回中,袭人逼宝玉必须接受的戒律是:一,以后不准胡乱发毒誓,这样不吉利。二,自己喜不喜欢读书且不说,最起码“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作出喜欢读书的样子,也叫老爷少生些气,在人面前好说嘴。”三,“不可再毁僧谤道。”还须改掉生活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爱吃女孩嘴上的胭脂。二十一回时又嗔怪宝玉不注意男女有别,“姊妹们虽好,也有个分寸礼节。”宝玉认为,这些确实是自身的毛病,所以欣然接受。
  宝钗认为:宝玉属于“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的浪子。男子汉不应该整日里无所事事的瞎混,应该致力仕途经济。宝钗的认识并没有错,这是贾府所有人的希望,也是全社会公认的真理。但宝玉却十分反感。贾府乃官宦世家,宝玉自小接触了不少官吏。贾雨村便是封建官吏的总体人物。他们初入仕途,尚有正义之心,却被同僚所不容,不几日便罢了官。二次复出后,便学会了谄媚豪强、草菅人命、巴结权贵、为虎作伥,心中只有利益,完全泯灭了人性。宝玉称他们是国贼禄鬼,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宝玉又讨厌举业考试的文体,认为八股文的死框框束缚手脚,难以自由挥洒。宝玉的所作所为,最终也得到了父亲的理解和认可。七十八回贾政对宝玉的看法是:“细评起来,也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遂也不强以举业逼他了。······又要环兰二人举业之馀,怎得亦同宝玉才好。”
  后文在《贾宝玉离家之因》一帖中
  江渚叟 2019·3·4





作者:messiyun 回复时间:2019-09-15 18:06:56
  所以我反对黛钗合一论




作者:messiyun 回复时间:2019-09-15 18:10:10
  有学识,有心机,有度量,才能待时而动,做的恰到好处。因为烂熟《西厢记》类杂书,才能抓住机会,轻松的降伏了对其心存芥蒂的黛玉,并认她做了知心姐姐。因谙熟治家之道,人际关系,“时宝钗小恵全大体”一节,才能使奴婢们欢呼雀跃,感恩戴德。还有替湘云出钱宴客,送黛玉燕窝,为岫烟赎当,皆是雪中送炭的事,能不令人敬重?但宝钗的香、艳、甜,毕竟是“凉森森”的。因为其并非是带着自身体温的释放,而是千方百计凑来治疗娘胎里带来的热毒。这热毒便是虚伪与自私的本性。
  ——

  欧阳健:
  曲沐对《红楼》美学所独具的慧眼和慧心。即以《钗黛比较鉴赏短缀》一文为例,此文拈出“林黛玉之热与薛宝钗之冷”、“林黛玉之直与薛宝钗之圆”、“林黛玉之近与薛宝钗之远”、“林黛玉之动与薛宝钗之静”、“林黛玉之情与薛宝钗之理”、“林黛玉眼中之人与薛宝钗眼中之物”、“林黛玉之弱与薛宝钗之壮”、“林黛玉之真诚与薛宝钗之虚伪”八个方面来比较钗、黛的差别,细致入微,令人叹服。尤其是“林黛玉眼中之人与薛宝钗眼中之物”一节,以黛玉“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同宝钗对死了一个金钏“不为可惜”、“化几两银子”就可以打发了去的态度相对比,黛玉眼中清楚地看到了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反对“自轻自贱”,反对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宝钗则崇拜贵妃、崇拜王侯、崇拜金钱、崇拜名和利,人在她眼中是没有多少价值的,这样两种根本不同的人生态度,顿时跃然纸上。曲沐先生对林黛玉有特别的情感,他在本书《后记》中写道:“她没有丝毫奴颜媚骨,也没有任何城府和世故,不会圆滑与变通,一味直肠认真下去。”其中也许就有自况的意味。




作者:18990325195 回复时间:2020-01-08 10:55:42
  把薛宝钗分析得很深刻,完全赞同!




作者:大风呼呼爱着 回复时间:2020-01-08 13:32:16
  哎....胡说.




作者:花花不乃 回复时间:2020-01-10 15:28:57
  @大风呼呼爱着
  这个大风呼呼的,又贬人又抬人。然也有趣!
  确实《红楼梦》是全息立体写法,格物最后瞬间万变,非定力强而不能把握。
  书中写了很多事,人物都是格物所用,如玉带、金簪。
  作者不穿凿,你没系过玉带、插过金簪,能知作者在说何事。
  人物多,主要人物不多,这些都经历百年的事,他们只是一种物。
  物存在,书不止;物止,书停。
  《红楼梦》书中人物真实年龄是在动的,不然不会重算黛玉、宝钗、袭人等过重年龄。
  如果“大风呼呼者爱着”能感觉出这些,大风是进《红楼梦》有感的。但是一定要静心对应,不急。
  作者设有格物与读者“玩”,读者耐心陪他“玩”。
  书不是平读的,倒续读也不行。他在与读者“消遣”。




作者:花花不乃 回复时间:2020-01-10 15:56:04
  @大风呼呼爱着
  书出现于清代,作者说他有罪,罪告天下。
  好大的气。
  太子废,康熙一告天地二告社稷三告天下。
  作者不说天地、社稷就不会用文字《推背》了?!
  罪告天下还能书,这才叫“奇书”!





作者:花花不乃 回复时间:2020-01-14 11:51:39
  @大风呼呼爱着
  如果你和楼主真的想“研究”《红楼梦》,一定要做好长期研读的思想准备。也没人能一口气为你们解读完。
  一、书都有时代背景的,但是时代背景也不一定就是写的时代。如《水浒》写的是宋代之事,如果真当宋代事读就痴了。本人正在研读《水浒》,其数已给,其理本人还没悟出。如果悟出,本人将知道它与《红楼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金圣叹要把《水浒》改为七十回。
  二、《红楼梦》是一部极具格物之书,既然格物,就能一破全破。当然作者并非十分狡猾,他在书中写的矛盾之处是要用一种《推背》方法读的,进一步锁定人物。
  三、《红楼梦》中吃穿住行是有规矩礼制的,是大明的,还是大清的,读者要用知识去确认,每人知识多寡不一,看事物就会有高有低,这得长期收集知识,应对其所写礼制。
  四、特殊性中必然有唯一性存在,存在的将是你们看到的,然后多想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事。因为作者说过重要事情上是不穿凿的。比如历史上戴八凤冠的就那么一些人,书中出现的是谁?!如果认为大明皇后也可以,但是礼制是否相符。
  五、书中有术,术中有数,书写多少回只需要知道作者的命数运数,自知知道书写了多少回。
  六、找出人物,再读他们的话意,不然都想续书说宝玉出家了。宝玉是出家了,宝玉出家是要当花和尚鲁智僧的,鲁智僧是要上水泊梁山造反的!

相关栏目:
  • 下一篇:请教版主点事
  •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