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知书院 > 古代文学 > 红楼夜话

由“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判曲,推测《红楼梦》四千金的命运

来源:书话红楼 作者:时髦的傻子 2020-03-10

  
  由“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判曲,推测《红楼梦》四千金的命运

  时髦的傻子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看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聆听了仙女们为其演奏的《红楼梦》十二支曲。这些判词和判曲,均预示了“金陵十二钗”各自未来的命运。其中,贾府四千金的命运如何?我们不妨先罗列出各自的判词及判曲,再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其判曲是:[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迎春的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其判曲是:[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探春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其判曲是:[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惜春的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其判曲是:[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 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通观以上判词及判曲,发现有三处提到“三春”一词。而且整部《红楼梦》中,提到“三春”之处极多。诸如“三春事业付东风”,“三春去后诸芳尽”等等。所以,要分析这些词曲,首先需分析一下“三春”指的是什么。关于“三春”,据众多的红学探究文章,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解释:

  其一,“三春”指的就是春天。每年夏历的正月叫孟春,二月叫仲春,三月叫季春,“三春”指的就是整个春天。
  其二,“三春”指的是三年。可能刘心武先生就是这样认为的。
  其三,“三春”指的是贾府繁华昌隆的美好时段。
  其四,“三春”指的是元、迎、探、惜四春中的三个。但具体是哪三个,因人、因时而异。
  其五,“三春”指的是顺治、康熙和雍正三朝(“相约红楼梦的BLOG”博文)。具体来说指的是贾家历经顺治、康熙和雍正三朝所建立的百年基业。

  第一种解释,单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按这一理解,则“三春争及初春景”一句就解释不通。众所周知,在整部《红楼梦》里,曹雪芹往往利用字面上的意思遮隐了欲表达的真实意图。所以我认为曹雪芹说的“三春”实际上不是这种含义。第二种解释我认为也很牵强,《红楼梦》中多处提到“三春”,若说是指“三年”的意思,同样有好多地方解释不通。第五种解释,尽管作者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我一时还难以苟同。感觉最确切的意思应该是第三、第四种解释。以下主要以这两种解释分析“红楼梦”四千金各自的命运。

  其中,元春和迎春的命运,多有文章著述。其中对元春的判词多有争议。我的看法与其中一种观点大同小异,陈述如下:
  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并非常人所理解的,贵为皇妃已经是女人之极致,而是觉得自己是到了“那见不得人的去处”,“终无意趣 ”,把皇宫看做了藩篱和牢笼。

  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 ”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在常人看来,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应该满足了,但元春的结论却是懂得了“辨是非”,认识到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倾轧,感觉到自己危机四伏,从而对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流露出悲观哀伤的情绪。
  还有一种说法是石榴多子,“榴花开处照宫闱”说明元春不仅受宠宫闱,可能已经有了身孕,前景一片美好。

  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初春”则寓指元春,这句的意思是说,迎春、探春、惜春这“三春”怎能比得上初春(元春)的荣华富贵呢?这种“荣华富贵”在作者眼中只不过是随时光流逝而不断变幻的“风景”而已,是不会长久的。

  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据高鹗后续40回中说,贾元春病逝于卯年寅月的十二月十九日,同时又是虎年岁尾和兔年年头的交接之际,故谓之“虎兔相逢”。另外,兔被虎吃掉了,暗喻贾元春实际上做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至于另一版本中的“虎兕相逢大梦归”,也是暗示元春死于宫廷两派政治势力的恶斗之中。

  贾元春是怎么死的?刘心武先生依据她的判曲中“荡悠悠,把芳魂消耗”一句断定,元春可能是犯了宫讳,牵涉到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结果像杨太真那样被皇上赐死,被勒死或是自缢而亡。
  元春虽身为贵妃,享尽荣华富贵,但她还是觉得自己到了“那见不得人的去处”,“终无意趣 ”。而且好梦不长,“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榴花开处照宫闱 ”,石榴花开得很红火,就要“结子”了——当然还没有结子,“无常”也就是死神却来了,她无端做了封建宫廷内部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政治牺牲品。

  对迎春的结局,众多的红学文章观点比较一致,简单来说,迎春嫁给了忘恩负义、“得志便猖狂”的邪恶小人孙绍祖,受尽凌辱和折磨,“侯门艳质同蒲柳”,“公府千金似下流”,以致“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也做了青春怨鬼。

  那么探春如何呢?其实她的命运也不好。

  毫无疑问,探春后来离乡远嫁了。高鹗的后四十回续书写她嫁给镇守海门等处总制周琼之子,但据曹雪芹的初衷,她应该是嫁给了一个王子,成为王妃。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探春掣签,签上写道“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红楼梦》中多有谶言,往往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她抽到的是枝杏花签,签上写道“瑶池仙品”,并引入唐代高蟾诗句“日边红杏倚云栽”,根据封建时代的传统和习惯“日”是皇帝的象征,“日边红杏”应是指皇帝身边的贵妇人。又根据舒四爷所见《乾隆五十五六年间钞本》说《红楼梦》里“内有皇后,外有王妃”(参阅舒批《随园诗话》),可能有些早期抄本确有探春贵为王妃的情节安排。还有一种说法是探春的命运和国家的、家族的命运紧密联系,由于某种原因,最后像王昭君一样,做了“和番”的使者,嫁给某个外邦的王子做了王妃。

  既然探春后来贵为王妃,为什么还要说她命运不好呢?

  古人曾说:人生两件悲伤事,无非死别与生离。上面无论那一种说法,总之探春最后远嫁他乡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想元春嫁到宫中,尚有机会回家省亲,面见父母亲人,还抱怨家人把自己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去处”,生出无限悲伤愁苦。探春本为庶出,自幼就对自己的出身极为敏感。后来远嫁,即使贵为王妃,她也必然会和自己的身世联系起来,平空生出无限哀怨。有探佚文章说探春后来嫁到了爪哇国,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不难想象,一个弱女子孤身一人离家万里,在封建时代,交通不便,邮政通信不便,更不能上网视频,思念家人唯有以泪洗面。虽物质生活锦衣玉食,但精神生活却忧郁孤寂,纵为贵人,生有何趣?而且,据“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判曲,也可得出如下结论,即探春也像元春、迎春一样,年轻夭亡,不得长寿。

  且看探春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一句肯定了三丫头探春虽为庶出,却有才有志,可以说是精明强干、志向高远。这从第五十五、五十六回王熙凤小月之后,探春与李纨、薛宝钗协理大观园时,所表现出来的不逊于王熙凤的精明和才干可以看出来。而且探春比王熙凤有文化,有思想,分析事理更为透彻,决断大事更有分寸,从某些方面来说,才能只怕还在王熙凤之上。

  但有才有志的探春却“生于末世运偏消”,也就是说她生不逢时,再有才能也难以挽救贾府日益颓败的残局。而贾府的颓败势必影响到探春的命运,“运偏消”中的“消”字,本身就含有“消失、消逝、消亡”等多层意思,亦即暗示了探春难得长寿的命运。

  “清明涕送江边望”。有人甚至好些“红学”专家都说,“清明”一词是点明了探春远嫁的具体时间。比如梁归智的《<石头记>探轶》里就有:“可知后来探春是在清明节远嫁离乡的。”笔者认为不然。清明,历来是我国传统的上坟祭祖的节日即通俗的说法“鬼节”。即使是民间普通百姓家里的婚嫁喜事也不会放在这一天,距离这一天近了都不好,这是很犯忌讳的。想赫赫贾府,诗礼簪缨之族,封建礼仪讲究更大,绝不会把探春出嫁的好日子选在清明这一天或是离清明节时间太近的某一天。所以,这一句的含义应该是暗指探春已经香消玉殒了,她的家人只能在“清明节”天下万姓祭祀亡灵的日子,面对探春远嫁时的滔滔江水,洒泪悼念。其中“送”字不是“送嫁”而是送纸钱。

  “千里东风一梦遥”寓意更深。探春即使远嫁,也不至于再也难见一面。尽管当时的水陆交通极不便利,但对于钟鸣鼎食、家境豪富的贾府来说,想见女儿一面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为什么会“千里东风一梦遥”?实际上暗示探春已经作了异乡不归客,再想见到探春,也只能在南柯一梦中了。至于是什么原因使探春亡故,最大的可能是探春忧郁成疾,以致殒命的。

  探春虽为庶出,但她与迎春、惜春比起来要有心机得多,贾府的盛衰兴亡始终牵动着她敏感的神经。《红楼梦》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里有如下描写——探春道:“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由此可见,探春对贾府的危局颓势有着深深的忧虑,即使远嫁他乡也难以不去思虑。再加上她远离亲人,抑郁寡欢,最后忧郁成疾,以致于殒命的。

  此外,从惜春的判词、判曲中,也可以推断出探春不会长寿。

  且看惜春的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第一句就明白地说“堪破三春景不长”。窃以为这句诗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犹如三春美景的贾府甚至可以扩展为整个封建制度,表面上繁华昌隆,但已经到了“末世”,不会长久了。另一层含义则是说,惜春的三个姐姐,青春都不会长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中的“可怜”,不仅仅是可怜惜春以侯门千金的身份出家为尼,更是可怜贾府四千金“独”剩了一个惜春。这个“独”字,表面上看是指惜春单独一人陪伴青灯古佛,实际上不论惜春在哪个庵中出家,也不可能是单独一人。似乎理解为贾府四个千金,现在独剩惜春一个更为妥当。

  惜春判曲中“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迎春自不必说,受尽凌辱和折磨,做了青春怨鬼。“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实际上更多是指元春和探春。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探春抽到的是枝杏花签,签上写道“瑶池仙品”,并引入唐代高蟾诗句“日边红杏倚云栽”就有所暗指。但是,“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这就明显暗寓元、迎、探“三春”均捱不过“秋天”即人生的中年。“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则隐含着贾府四千金中,只有惜春是唯一“长生果”得以长寿。

  另外,“婆娑”是不是传抄过程中“娑婆”的误抄也未可知。娑婆树又叫娑罗树、七叶树,是佛门标志之一。娑婆树和菩提树、贝叶树被佛家合称为“佛国三宝树”。这其中是不是隐含了作者皈依佛门逃避现实的思想也值得探索。

  惜春出家之后的处境可谓是贫困潦倒,这从一句脂批可以看出来。《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中写明惜春的谜语:“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庚辰本在此有双行夹批:“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从“公府千金”到“缁衣乞食”,落差之大、命运之悲令人扼腕嗟叹!

  但尽管如此,贾府四千金中,还是要数惜春的命运结局最好。首先是出家为尼,摆脱了宁、荣二府的是非之地,以后朝廷对贾府的治罪、抄家对惜春来说伤害最小。其次,虽然惜春出家后,终日青灯古佛,冷清孤寂,而且贫困潦倒,落魄如乞丐,但对她来说,却神清意静,并无烦恼可言。因为她早已看破红尘,消尽七情六欲,并不为人情世故所累,反倒清净自在。其三,惜春最后有可能长寿善终,比之她的三个姐姐结局还算是好的。

  此外,曹雪芹虽然敏锐地看透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断定了封建制度的来日无多,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苦于找不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在《红楼梦》中或多或少贯穿着一种“出世为上”的思想。把《红楼梦》中贾府四千金各自的命运,设计为出家为尼要比常人命运结局好,是不是也符合曹雪芹的写作构思?


  (若干年前写的,这次做了少量修改。)












作者:南辕北辙又西东 回复时间:2018-01-21 14:29:01
  三春是设字,又用所有与三春有关的事敷,乾隆七年后三春尽。
  《牡丹亭》中杜丽娘春啊、春啊。。。看的是春景,想的是春人,可惜只能梦里寻,此人已死了。




作者:南辕北辙又西东 回复时间:2018-01-21 14:34:37
  虎兕相逢大梦归,兕字形字,准确。兔虽然也准确,与红楼梦一旦传世要表达的意思错的远。




作者:祁生2015 回复时间:2018-05-22 09:11:32
  〔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秦可卿——董鄂氏皇贵妃死封孝献皇后《秦可卿死封龙禁尉》。)董鄂氏皇贵妃,小董鄂氏贞妃,都属于满族家庭出身的帝党,薛宝钗袭人麝月元春属于蒙古族的后党。在后宫里帝党斗不过后党。
  元春书上说活了43岁,是说从迁都北京后到康熙二十五年阴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崩逝,总共43年。从出生算到甲申之变还有32年(孝庄32虚岁进入北京皇宫——12岁进入盛京皇宫,到北京已经是“二十年来辨是非”,在盛京还“榴花开处照宫闱”——生了福临,1643年当了圣母皇太后,总共活了虚岁75岁,立春之后了加一岁,实岁74。
  孝庄牛年生(雌犀牛),福临虎年生,因为董鄂氏皇贵妃的帝党生育,后党没有生育,满蒙联姻(金玉良缘)受到威胁,而母子不和,福临削发出家,酿成两败俱伤的悲剧,叫做“虎兕(犀牛)相逢大梦归”。
  ——仅供参考。

相关栏目:
  • 上一篇: 一卷银子
  • 下一篇:木石前盟
  •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