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知书院 > 古代文学 > 红楼夜话

野语红楼 解读“赵香梗先生秋树根偶谭”

来源:书话红楼 作者:asbhyf 2020-03-18

  “赵香梗先生”出现在第二十回中宝玉续《庄子因》的眉批中,原批如下

  【庚眉:赵香梗先生《秋树根偶谭》内,兖州少陵台有子美祠为郡守毁为己祠。先生叹子美生遭丧乱,奔走无家,孰料千百年后数椽片瓦犹遭贪吏之毒手。甚矣,才人之厄也!因改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数句,为少陵解嘲:“少陵遗像太守欺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折克非)[拆去作]已祠,旁人有口呼不得,梦归来兮闻叹息,白日无光天地黑。安得旷宅千万间,太守取之不尽生欢颜,公祠免毁安如山。”读之令人感慨悲愤,心常耿耿】

  这是我们通常看到校订后的脂批,校订后分成“赵香梗先生”和“《秋树根偶谭》”两部分,但是这样分出来后,“赵香梗先生”和“《秋树根偶谭》”都成了迷案,红学界据此深入研究,终无所获。





作者:piscator315 回复时间:2018-06-15 21:32:24
  【庚辰眉批:“赵香梗先生”“秋树根”偶谭,内(同“纳”)《[山东]兖州少陵台有子美词,为郡守毁为己词》。先生叹子美生遭丧乱,奔走无家,孰料千百年後数椽片瓦犹遭贪吏之毒手:“甚矣,才人之厄也!”固改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数句,为少陵解嘲“少陵遗像”:太守欺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折克非己祠,傍人有口呼不得,梦归来兮闻叹息,白日无光天地黑。安得旷宅千万官,太守取之不尽生钦颜,公祠免毁安如山!”——凟(同“渎”)之,令人感慨悲愤,心常耿耿。
  壬午九月,因索书甚迫,姑志于此,非批《石头记》也。
  为《续<庄子>》因(V.)数句,真是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另开生面之文,无可评处。】
  (按:“赵香梗先生”本义指宋代苏轼,典雅语体,藏词修辞格;引申指儒教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藏代修辞格。“赵香梗”典出南宋朱弁《曲洧旧闻》“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书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筷。南都麦心面,作槐芽温淘。糁襄邑抹猪,炊共城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鱼会,既饱,以庐山康王谷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後赋),亦足以一笑也”。 “赵”宋与第五十六回正文中的“姬”周表达是一致的,都是用王朝的皇姓代指该王朝。第五十六回姬子即周代庄子,用典“背道而驰”。
  “秋树根”偶谭即读书偶谈。所读之书为方文的康熙已酉(1669年)刻本《四游草》。用典唐代杜甫《孟氏》“负米力葵外(“力葵负米”即“极尽孝道的人”“孝子”),读书秋书根”。
  《[山东]兖州少陵台有子美词,为郡守毁为己词》针对的是明初兖州城的扩建。少陵台,明代称“杜甫台”,清初方文(字尔止,安徽桐城人。1612-1669)《嵞山集》之续集《四游草》中《鲁游草兖州古南楼》:“兖州古南楼,今化为荒台。台名曰杜甫,昔人何谬哉!岂有先贤名,呼斥同婴孩?我来台上游,彷徨复徘徊。因谓守土者,何不剪蒿莱?重构堂三楹,以祀千古才。易名曰工部,勒石垂将来。此事亦风流,群公互相推。总之劫火後,古迹多成灰。任彼天壤名,轻视如浮埃。”清顺治十四年(1657),滋阳知县赵蕙芽在台上建了亭子,又立了杜甫画像碑,碑上除录了杜甫《登兖州城楼诗》外,还有署“西楚後学严翼玉”的《登少陵台怀杜子美》诗,诗中有“台以君名留岁岁,石残荒草断蓬蓬”句。
  壬午年皆为畸[张英(1637-1708)]记。张英致仕,含饴弄孙。孙辈缠着想知道父亲改文内容(“书”),而祖辈正在校庚辰本《石头记》,所以就姑志其大略,顺手工楷直接书写在庚辰本《石头记》上,供其浏览了。因此,这段与《石头记》文本无关而只与作者有关的题记,其书法形态与前後各异,它字体大,工楷书写。
  壬午十月,《石头记》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去世。《澄怀主人自订年谱》:“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三十一岁。是岁二月,先文端公南归,廷玉奉旨随行侍奉。三月抵里,四月仍回京师,赍先公奏摺,指宫门谢恩,蒙温旨慰问。自後依宫詹兄居笃素堂研究清书(按:《新刻清书全集》。满汉合璧,五册,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听松楼刻本),几忘寝食。舘师每试,辄取第一。盖庭训严切,且得清书奥妙,同习之人实无出余右者。十月宫詹公捐舘舍。兄弟相依为命,一旦遭此惨变,五内摧裂。时两侄俱在南未至。余忍痛经纪丧事,幸无缺憾,然心力殚竭矣。”
  《南华经》本名《庄子》。《庄子》外篇多数为庄子所著,但间有弟子所篡补者,故《庄子》只是《南华经》的主体部分。【《续<庄子>》】指宝玉续文,【因(V.)数句】指黛玉因数句。此处“因”字意为续。【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说的是黛玉在宝玉之续的基础上的再续之诗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诗歌中“作践《南华庄子》因”之“因”则说的是宝玉所续之文,与林云铭《庄子因》无关。
  无论是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正文中,还是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畸记中,“因”字皆为“续”意。故知,楔子中的“因曹雪芹”(“雪芹”乃动宾短语意为昭传“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的“几个异样女子”,“曹”意为曹衣乃绘画术语)之“因”亦为续意。也就是说,【今作“《十二钗》”之书】(《石头记》後六十三回)是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石头记》前十六回)的续书,乃七十九回完璧全部《石头记》的内在续书)




作者:坏鸟315 回复时间:2019-05-19 21:52:05
  【庚辰眉批:“赵香梗先生”“秋树根”偶谭,内(同“纳”)《[山东]兖州少陵台有子美词,为郡守毁为己词》。先生叹子美生遭丧乱,奔走无家,孰料千百年后数椽片瓦犹遭贪吏之毒手:“甚矣,才人之厄也!”固改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数句,为少陵解嘲“少陵遗像”:太守欺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折克非己祠,傍人有口呼不得,梦归来兮闻叹息,白日无光天地黑。安得旷宅千万官,太守取之不尽生钦颜,公祠免毁安如山!”——凟(同“渎”)之,令人感慨悲愤,心常耿耿。
  壬午九月,因索书甚迫,姑志于此,非批《石头记》也。
  为《续<庄子>》因(V.)数句,真是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另开生面之文,无可评处。】
  (按:“赵香梗先生”本义指宋代苏轼,典雅语体,藏词修辞格;引申指儒教作书人“梅溪”康熈己未科进士张廷瓒(1655-1702),藏代修辞格。张廷瓒于康熈二十六年(1687年)典试山东。“赵香梗”典出南宋朱弁《曲洧旧闻》:“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书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筷。南都麦心面,作槐芽温淘。糁襄邑抹猪,炊共城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鱼会,既饱,以庐山康王谷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 “赵”宋与第五十六回正文中的“姬”周表达是一致的,都是用王朝的皇姓代指该王朝。第五十六回姬子即周代庄子,用典“背道而驰”。
  “秋树根”偶谭即读书偶谈。所读之书为方文的康熈已酉(1669年)刻本《四游草》。用典唐代杜甫《孟氏》“负米力葵外(“力葵负米”即“极尽孝道的人”“孝子”),读书秋书根”。
  《[山东]兖州少陵台有子美词,为郡守毁为己词》针对的是明初兖州城的扩建。少陵台,明代称“杜甫台”,清初方文(字尔止,安徽桐城人。1612-1669)《嵞山集》之续集《四游草》中《鲁游草兖州古南楼》:“兖州古南楼,今化为荒台。台名曰杜甫,昔人何谬哉!岂有先贤名,呼斥同婴孩?我来台上游,彷徨复徘徊。因谓守土者,何不剪蒿莱?重构堂三楹,以祀千古才。易名曰工部,勒石垂将来。此事亦风流,群公互相推。总之劫火后,古迹多成灰。任彼天壤名,轻视如浮埃。”清顺治十四年(1657),滋阳知县赵蕙芽在台上建了亭子,又立了杜甫画像碑,碑上除录了杜甫《登兖州城楼诗》外,还有署“西楚后学严翼玉”的《登少陵台怀杜子美》诗,诗中有“台以君名留岁岁,石残荒草断蓬蓬”句。
  壬午年皆为畸[张英(1637-1708)]记。张英致仕,含饴弄孙。孙辈缠着想知道父亲改文内容(“书”),而祖辈正在校庚辰本《石头记》,所以就姑志其大略,顺手工楷直接书写在庚辰本《石头记》上,供其浏览了。因此,这段与《石头记》文本无关而只与作者有关的题记,其书法形态与前后各异,它字体大,工楷书写。
  壬午十月,《石头记》作书人“梅溪”康熈己未科进士张廷瓒(1655-1702)去世。《澄怀主人自订年谱》:“康熈四十一年壬午三十一岁。是岁二月,先文端公南归,廷玉奉旨随行侍奉。三月抵里,四月仍回京师,赍先公奏摺,指宫门谢恩,蒙温旨慰问。自后依宫詹兄居笃素堂研究清书(按:《新刻清书全集》。满汉合璧,五册,清康熈三十八年(1699)听松楼刻本),几忘寝食。舘师每试,辄取第一。盖庭训严切,且得清书奥妙,同习之人实无出余右者。十月宫詹公捐舘舍。兄弟相依为命,一旦遭此惨变,五内摧裂。时两侄俱在南未至。余忍痛经纪丧事,幸无缺憾,然心力殚竭矣。”
  《南华经》本名《庄子》。《庄子》外篇多数为庄子所著,但间有弟子所篡补者,故《庄子》只是《南华经》的主体部分。【《续<庄子>》】指宝玉续文,【因(V.)数句】指黛玉因数句。此处“因”字意为续。【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说的是黛玉在宝玉之续的基础上的再续之诗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诗歌中“作践《南华庄子》因”之“因”则说的是宝玉所续之文,与林云铭《庄子因》无关。
  无论是原著作书人“梅溪”康熈己未科进士张廷瓒(1655-1702)正文中,还是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康熈时期大学士张英(1637-1708)畸记中,“因”字皆为“续”意。故知,楔子中的“因曹雪芹”(“雪芹”乃动宾短语意为昭传“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的“几个异样女子”,“曹”意为曹衣乃绘画术语)之“因”亦为续意。也就是说,【今作“《十二钗》”之书】(《石头记》后六十三回)是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石头记》前十六回)的续书,乃七十九回完璧全部《石头记》的内在续书)




作者:坏鸟315 回复时间:2019-05-26 18:14:14
  【庚辰眉批:“赵香梗先生”“秋树根”偶谭,内(同“纳”)《[山东]兖州少陵台有子美词,为郡守毁为己词》。先生叹子美生遭丧乱,奔走无家,孰料千百年后数椽片瓦犹遭贪吏之毒手:“甚矣,才人之厄也!”固改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数句,为少陵解嘲“少陵遗像”:太守欺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折克非己祠,傍人有口呼不得,梦归来兮闻叹息,白日无光天地黑。安得旷宅千万官,太守取之不尽生钦颜,公祠免毁安如山!”——凟(同“渎”)之,令人感慨悲愤,心常耿耿。
  壬午九月,因索书甚迫,姑志于此,非批《石头记》也。
  为《续<庄子>》因(V.)数句,真是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另开生面之文,无可评处。】
  (按:“赵香梗先生”本义指宋代苏轼,典雅语体,藏词修辞格;引申指儒教作书人“梅溪”康熈己未科进士张廷瓒(1655-1702),藏代修辞格。张廷瓒于康熈二十六年(1687年)典试山东。“赵香梗”典出南宋朱弁《曲洧旧闻》:“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书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筷。南都麦心面,作槐芽温淘。糁襄邑抹猪,炊共城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鱼会,既饱,以庐山康王谷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 “赵”宋与第五十六回正文中的“姬”周表达是一致的,都是用王朝的皇姓代指该王朝。第五十六回姬子即周代庄子,用典“背道而驰”。
  “秋树根”偶谭即读书偶谈。所读之书为方文的康熈已酉(1669年)刻本《四游草》。用典唐代杜甫《孟氏》“负米力葵外(“力葵负米”即“极尽孝道的人”“孝子”),读书秋书根”。
  《[山东]兖州少陵台有子美词,为郡守毁为己词》针对的是明初兖州城的扩建。少陵台,明代称“杜甫台”,清初方文(字尔止,安徽桐城人。1612-1669)《嵞山集》之续集《四游草》中《鲁游草兖州古南楼》:“兖州古南楼,今化为荒台。台名曰杜甫,昔人何谬哉!岂有先贤名,呼斥同婴孩?我来台上游,彷徨复徘徊。因谓守土者,何不剪蒿莱?重构堂三楹,以祀千古才。易名曰工部,勒石垂将来。此事亦风流,群公互相推。总之劫火后,古迹多成灰。任彼天壤名,轻视如浮埃。”清顺治十四年(1657),滋阳知县赵蕙芽在台上建了亭子,又立了杜甫画像碑,碑上除录了杜甫《登兖州城楼诗》外,还有署“西楚后学严翼玉”的《登少陵台怀杜子美》诗,诗中有“台以君名留岁岁,石残荒草断蓬蓬”句。
  壬午年皆为畸[张英(1637-1708)]记。张英致仕,含饴弄孙。孙辈缠着想知道父亲改文内容(“书”),而祖辈正在校庚辰本《石头记》,所以就姑志其大略,顺手工楷直接书写在庚辰本《石头记》上,供其浏览了。因此,这段与《石头记》文本无关而只与作者有关的题记,其书法形态与前后各异,它字体大,工楷书写。
  壬午十月,《石头记》作书人“梅溪”康熈己未科进士张廷瓒(1655-1702)去世。《澄怀主人自订年谱》:“康熈四十一年壬午三十一岁。是岁二月,先文端公南归,廷玉奉旨随行侍奉。三月抵里,四月仍回京师,赍先公奏摺,指宫门谢恩,蒙温旨慰问。自后依宫詹兄居笃素堂研究清书(按:《新刻清书全集》。满汉合璧,五册,清康熈三十八年(1699)听松楼刻本),几忘寝食。舘师每试,辄取第一。盖庭训严切,且得清书奥妙,同习之人实无出余右者。十月宫詹公捐舘舍。兄弟相依为命,一旦遭此惨变,五内摧裂。时两侄俱在南未至。余忍痛经纪丧事,幸无缺憾,然心力殚竭矣。”
  《南华经》本名《庄子》。《庄子》外篇多数为庄子所著,但间有弟子所篡补者,故《庄子》只是《南华经》的主体部分。【《续<庄子>》】指宝玉续文,【因(V.)数句】指黛玉因数句。此处“因”字意为续。【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说的是黛玉在宝玉之续的基础上的再续之诗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诗歌中“作践《南华庄子》因”之“因”则说的是宝玉所续之文,与林云铭《庄子因》无关。
  无论是原著作书人“梅溪”康熈己未科进士张廷瓒(1655-1702)正文中,还是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康熈时期大学士张英(1637-1708)畸记中,“因”字皆为“续”意。故知,楔子中的“因曹雪芹”(“雪芹”乃动宾短语意为昭传“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的“几个异样女子”,“曹”意为曹衣乃绘画术语)之“因”亦为续意。也就是说,【今作“《十二钗》”之书】(《石头记》后六十三回)是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石头记》前十六回)的续书,乃七十九回完璧全部《石头记》的内在续书)




作者:batsbird315 回复时间:2019-10-13 12:31:23

  

相关栏目: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