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随笔札记 > 散文随笔

父亲留恋的那片土地

来源:易读散文 作者:微凉的你1026 2020-04-12

  
  我会经常梦见故乡的那片土地。一条通往刺山脚下的玉米地的羊肠小道,两侧生长着高大的白杨。深秋季节,脚踩在满是金黄的落叶上,安静的空气中听得见落叶片片碎裂的声音……对一个在那片土地上长大的孩子来说,我对那儿的一草一木,每一条小路,甚至小路旁边的每一朵野花,小溪里的小鱼,都是十分熟悉的。

  我的童年时光和学生时代,都是在六合北部的那个小山村度过的。小的时候,每到假期,母亲就会带着我下田干农活。从春天种水稻、玉米、黄豆、花生到秋天种小麦、油菜、蚕豆、碗豆,我几乎样样都要“涉足”,深知在土里刨食的艰辛。

  特别是秋收季节,家乡的父老乡亲往往是一大清早就起了床,沾着露水,人手一把镰刀,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母亲将成熟饱满的稻穗一把把地割下摆成垛,父亲拿来扁担和担绳从稻杆处捆扎好,打着号子挑回家里的工场上。父母总是白天收割,晚上打场,而我总是扒在稻谷垛中睡着了,当我睁开惺忪的双眼时,家人已经将打净后的稻谷装袋搬运了。

  经过几个太阳,稻谷晒干了,厢屋里堆得像座小山一样高。父亲把一袋袋的稻谷扛上他的那辆破旧的三轮车,把车摇响,咚咚咚地开到镇子上粮管站去交“三粮五钱”。我曾跟随父亲到镇上见到过那火热的场面,粮管所的大门外,一户挨着一户,排着长长的队伍,大人之间热情地打着招呼,互相询问着各自的收成以及家中的余粮。余粮多,则意味着“富足”,毕竟一家人的生活开销都源自于此。
  长大后,外出求学,以至后来成家就业,我走出了那片土地。偶尔回乡,便生出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先是发现村里所有的耕牛都渐渐不见了,原来,村里已实行了机耕机种,种田再也不像以前那般辛劳了,不仅不用再上交“公粮”,而且种田国家发放补贴,这可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再后来父亲直接将家中的七亩八分地租给了包田人,每年可以拿点田亩租金,将自己从农田里解放出来。闲下来的父亲思想变活了,逐渐演变成农民经济人,一年四季,他都会领着包田人到处看田。按父亲的话说就是,喜欢管个闲事,从中收取佣金,这就是他解释的“农民经济人”。而到了夏季,父亲则会联络附近各村闲在家中的农村妇女去邻县帮忙出工插秧。这样,父亲自己既能拿“人头费”,妇女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特别是近几年,父亲常年穿梭于各村屯,为农民提供各类包租田信息、联系妇女插秧……自从父亲做了经纪人,附近村屯的农民都与他合作,建立了稳定的联系,有效解决了农民们的打工难,也为自己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如今,我与哥哥都先后成家,在城里各自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安稳,彻底告别原来的生活环境。我们兄妹曾多次提出将父亲接到城里一起生活,但父亲却不肯答应。我知道,他并不是仅仅不想麻烦我们,而是他不想离开那片土地,因为在那里有他的事业,他在那片土地上继续播种着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作者:乌江玉2018 回复时间:2018-05-31 14:35:36
  文字细腻,感情丰富,点个大大的赞
作者:赵启杰 回复时间:2018-05-31 14:50:12

  
作者:李彦龙 回复时间:2018-05-31 21:00:27
  赞!
作者:幸福感2018 回复时间:2018-08-18 00:24:09
  老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相关栏目:
  • 下一篇:吾皇之野望
  •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