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知书院 > 古代文学 > 古文观止

《古代经典散文文章选辑》历代文章大家手笔(15)

来源:大知书院 作者:刘禹锡等 2020-06-29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相当高的艺术技巧。作者对自己的思想,不是赤裸裸地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大量的鱼虫鸟兽的活动、变化,自然事物的关系,和传说故事中人物的对话等,把自己的思想形象化,使读者的思路在不知不觉之中走进了文章创造的意境,接受了它的感染,从而完成了文学作品吸引人、感染人的任务。这篇文章的构思开阔,想象奇特,语言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汪洋恣肆、于变化超脱中又词锋逼人,则是本文总的特色。

  总之,从《逍遥游》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概括地看出庄子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的特点。

  北冥 〔1〕 有鱼,其名为鲲 〔2〕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 〔3〕 之云。是鸟也,海运 〔4〕 则将徙于南冥 〔5〕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 〔6〕 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7〕 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 〔8〕 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9〕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0〕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1〕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12〕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 〔13〕 之上,则芥 〔14〕 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15〕 ,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16〕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17〕 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18〕 。蜩与鷽鸠 〔19〕 笑之曰:“我决 〔20〕 起而飞,枪榆枋 〔21〕 ,时则 〔22〕 不至,而控 〔23〕 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4〕 ?”适莽苍 〔25〕 者,三飡而反 〔26〕 ,腹犹果然 〔27〕 ;适百里者,宿舂粮 〔28〕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 〔29〕 ,又何知!小知 〔30〕 不及大知,小年 〔31〕 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 〔32〕 不知晦朔 〔33〕 ,蟪蛄 〔34〕 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 〔35〕 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 〔36〕 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37〕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8〕 ,众人匹 〔39〕 之,不亦悲乎?

  注释

  〔1〕 北冥:北海。冥:暗黑,指海水深而呈黑色。

  〔2〕 鲲(kūn昆):小鱼名,这里借作大鱼名。

  〔3〕 垂天:天边。垂,同“陲”,边。

  〔4〕 海运:海动,大海翻腾。旧说,海动时必相应起风,大鹏乘风南迁。

  〔5〕 南冥:南海。

  〔6〕 《齐谐》:书名。志怪:记载怪异之事。

  〔7〕 “水击”句:两翼击水前行三千里。抟(tuán团)扶摇:借旋风之力。扶摇:旋风。

  〔8〕 去以六月息:大鹏飞去时靠着六月的大风。周朝的六月,即阴历四月。息:气息,天地的气息即风。

  〔9〕 “野马”三句:野马,沼泽上游动的水气,远望如野马奔驰,因称。生物,指风吹动的生物。从水气、尘埃到生物都有所凭借才能飞动。

  〔10〕 “天之苍苍”三句:苍苍,深蓝色。其,指天。邪,疑问词。深蓝的天空,那是天的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无穷不能看到它的极尽之处呢?

  〔11〕 “其视下也”两句:大鹏从高空向下看,正如人从地面向高空看,也不过是那个样子罢了。言外即:因为大鹏和人都受到了空间的限制,不能看到地面和高空的真相。

  〔12〕 不厚:不深厚。

  〔13〕 坳堂:凹堂,室内低洼处。

  〔14〕 芥:小草。

  〔15〕 胶:胶着,指着地。

  〔16〕 培风:培,通“凭”,鹏要靠着风才能飞行。

  〔17〕 夭阏(è鄂):遮拦、阻塞。

  〔18〕 图南:打算南飞。

  〔19〕 蜩(tiáo条):蝉之总称。鷽(xué学)鸠:斑鸠。

  〔20〕 决:同“赽”,迅疾的样子。

  〔21〕 枪:穿越。榆:榆树。枋:紫檀木。

  〔22〕 则:作“或许”解。

  〔23〕 控:投落。

  〔24〕 “奚以之”句:奚以,何用。之,这样。为,疑问助词。何必如此高飞九万里而南去呢?

  〔25〕 适:去。莽苍:郊野之色,借用为近郊。

  〔26〕 飡:同“餐”。反:同“返”。

  〔27〕 果然:饱饱的。

  〔28〕 宿舂粮:隔宿就得先捣米备粮。

  〔29〕 之二虫:指蜩与鷽鸠。之:这。

  〔30〕 知:同“智”,才智、见识。

  〔31〕 年:寿限。

  〔32〕 朝菌:清晨出生于阴湿之处的菌类,见日即死。

  〔33〕 晦:黄昏。朔:周朝以半夜为朔。

  〔34〕 蟪蛄:即寒蝉,又名“吉了”或“知了”,春生夏死,夏生秋死,所以“不知春秋”。

  〔35〕 冥灵:海中长寿的灵龟。

  〔36〕 大椿:椿树,枝干高大,属乔木科。

  〔37〕 此大年也:这句话《庄子》原文没有,是后人补入的。

  〔38〕 彭祖:传说古时长寿的人,姓籛名铿,尧之臣子,历虞、夏、商三代,享年七百余岁。以久特闻: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于世。

  〔39〕 匹:比较。

  汤之问棘也是已 〔1〕 :“穷发 〔2〕 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 〔3〕 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 〔4〕 而上者九万里,絶 〔5〕 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 〔6〕 笑之曰:‘彼且奚 〔7〕 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 〔8〕 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 〔9〕 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 〔10〕 也。

  故夫知效 〔11〕 一官,行比 〔12〕 一乡,德合 〔13〕 一君,而征 〔14〕 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15〕 。而宋荣子犹然 〔16〕 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17〕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18〕 ,定乎内外之分 〔19〕 ,辩乎荣辱之竟,斯已矣 〔20〕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 〔21〕 也。虽然,犹有未树 〔22〕 也。夫列子御风而行 〔23〕 ,泠然善也 〔24〕 ,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 〔25〕 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26〕 。若夫 〔27〕 乘天地之正 〔28〕 ,而御六气之辩 〔29〕 ,以游无穷 〔30〕 者,彼且恶乎待哉 〔31〕 ?故曰:至人无己 〔32〕 ,神人无功 〔33〕 ,圣人无名 〔34〕 。

  注释

  〔1〕 “汤之问棘”句:汤,殷朝第一代君主。棘,又作“革”,汤时的大夫,有贤名。汤向棘询问有关宇宙的道理。汤王有“物各有极,任之则条畅”的话,与《逍遥游》所持的思想一致,故庄子以其所问为是。

  〔2〕 穷发:即极荒远而不生草木之地。旧说,地以草木为发。

  〔3〕 修:同“修”,长度。

  〔4〕 羊角:羊角风,即旋风。

  〔5〕 絶:凌越,指在云上。

  〔6〕 斥鷃:即“鹌”,生活于湖泽之间的一种小雀。

  〔7〕 且:将。奚:何。

  〔8〕 仞:古时以八尺为一仞。

  〔9〕 至:最高限度。

  〔10〕 辩:同“辨”,区分。小大之辩:指小鸟和大鹏的大小不同。

  〔11〕 效:胜任。

  〔12〕 比:同“庇”,庇佑,保护。

  〔13〕 合:投合。

  〔14〕 而:读“能”,作“才能”解。征:取信。

  〔15〕 若此:像斥鷃。这数句是说:那些智能胜任一官之职,行事庇护一乡,德业仅能合于一君的要求而能取得一国信任的人,他们估价自己,也是和斥鷃一样的。

  〔16〕 宋荣子:即先秦思想家宋钘(jiān坚),有贤名。犹然:嗤笑的样子。此句表述宋荣子蔑视上述种种人物。

  〔17〕 而誉之:倘若称誉他。劝:劝勉。

  〔18〕 沮:沮丧,灰心。

  〔19〕 定乎内外之分:内,指内心修养;外,指待人接物,即对人对己掌握一定分寸。

  〔20〕 竟:通“境”。斯:这样。已矣:止于此。这句说宋荣子的修养也只能达到这个境地。

  〔21〕 未数数(shuò硕)然:不曾去汲汲追求。

  〔22〕 未树:未见有所建树。

  〔23〕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相传列子曾遇风仙,学法术,能御风而行。

  〔24〕 泠(línɡ零)然:轻妙的样子。善:指御风技术高超。

  〔25〕 致福:致,得。福,备,无所不顺叫备,是说列子御风技术高妙,无往而不顺。

  〔26〕 “此虽免乎行”两句:待,凭借、依赖。两句是说:列子乘风而遨游,虽然免于步行,但仍然需要凭借风的力量,而不能无所依赖。

  〔27〕 若夫:虚词,犹“至于说到那”。

  〔28〕 乘天地之正:乘着天地的真正精神。

  〔29〕 御:驾御。六气:指自然界阴阳风雨晦明的现象。辩:通“变”。

  〔30〕 无穷:空间、时间的无穷尽的境界。

  〔31〕 恶乎待哉:何必(需要)有所凭借呢!以上四句是说:如果能乘着天地的真正精神,驾御六气的变化,以游于无穷尽的时间和空间,何必要有所凭借呢!

  〔32〕 无己:无我。

  〔33〕 无功:不求功绩。

  〔34〕 无名:不求名位。按,至人、神人、圣人,都是庄子所赞同、推崇的人,但是其中“无己”的至人,即前文“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人,则是庄子幻想中的最高的标准。庄子认为所谓至人是摆脱了物质世界的制约,而达到了无所凭借的境地,这是他的絶对自由主义思想的表现。

猜你喜欢